|
楼主 |
发表于 2014-6-30 1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华日报
民政昂首入阁,马华低头当官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下午五时四十三分
文:董格宁
两场补选,两个政党,两位领袖,两般应对,两种结局,泾渭分明,一目了然。武吉牛汝莪和安顺的成绩分别在5月25日和5月31日揭晓,拖到6月25日内阁小改组,局面只有一句话:民政昂首入阁,马华低头当官。
难怪当初听闻马袖强大逆转,马华总会长廖中莱只能酸溜溜地说:国阵在安顺国席补选的胜利具有标杆的意义,鼓舞了国阵各成员党的士气,各族选民的回流,积极支持国阵,是良性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关系:
“这场补选中,我们看到华裔选民的支持率有所提升。华裔票的回流,说明现在华裔对国阵华基政党的改革具有期望,积极回应之,激励马华加快步伐,深化改革计划,以赢取更多华裔同胞的支持。”
既然这样,当初为何不敢出战武吉牛汝莪?现在好了,行情大变,只好沾“国阵”之光,在文告给自己大力加油,在后台为自己大声喝彩:这一次安顺补选,马华全力配合,发挥基层的力量,“积极寻找马华党员出来投票”。
可圈可点的这一句,自然是“寻找马华党员”之语了。欺我马华无人乎?百万党员,浩浩荡荡,一个马来西亚每六个华人,就有一个属于马华党员,怎么还需“寻找”?玄机,都因此看出来;蹊跷,也从中感受了。
马华副总财政蔡宝镪前一回所说呢,也正是这么一回事:马华不敢说居功至伟,但也同样功不可没:“虽不能说所有功劳都归马华所有,这就是所谓的国阵精神,马华的全力助选,造就了国阵这次的胜利。”
国阵精神,固然是;可是,马华的精神显然不够,甚至无精打采了。“马华牺牲了上阵武吉牛汝莪补选的机会,主要就是希望专注在对抗伊刑法”,结果,对抗伊刑法似乎渐渐没有声息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实在话,安顺那一场战,除了国阵精神,除了马华之功,华裔的转向,恐怕也和民政党主席马袖强经年累月的默默耕耘息息相关。巴硕勿打马西区的华裔选票从19%增到35%、安顺路增至44%,十二碑新村甚至过半占52.88%,不是一夜之间的改变。
中选之后,难得马袖强保持一贯的清醒,踏踏实实,是就说是,不仍说不:未来几年內,他将陆陆续续完成早前公布竞选宣言的70%,希望选民给予他一些时间一一完成。
听闻黛安娜准备留守安顺,他展现君子之风,深表欢迎;他希望朝野政党一起合作,如同以往他与前两届国会议员谢昂凭及马诺佳仁二君,共为安顺地方发展贡献一分力,发一些光。
民政党的大格局,由此都流露了。民政党不再是一部打字机,民政党是新版的小米手机,雷霆万钧,准备绝地大反攻。Jangan main-main马家军,马英九可以领军打败陈水扁,马袖强应该也有这样的能耐。
可惜,马华没有这等踌躇满志的峥嵘人物。他们的领导,说话总是阿叽阿咗,不知所云。逃离了政治,他们如今甚至逃离了选区。诸如小芬的正能量,只在一张张的嘴巴。
这样下去,马华何去何从?总会长廖中莱的交通部长,随时候任总会长魏家祥的首相署部长,加上零零星星不成气候的n个副部长,马华说得了什么,马华做得了什么?
潘永强博士在〈马华公会的下一场特大〉一语道破了结局:“如果弃战武吉牛汝莪的理由可以成立,或是可被容忍的话,马华公会大部份选区都可以放弃,最后马华公会唯一的去向,就是富贵山庄。”
马华“回家”小团圆?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晚上七时十一分
谢诗坚
马华公会的重回内阁虽然只是阔别一年又一个月,但在感觉上好像是“很久的事”,这是因为马华从来没有这么久徘徊在政府门外,以致很多人;尤其是华人社团莫不希望马华早点回家。
现在马华终于在“迷失”一段日子后,又找到回家的路,但这好像不是大团圆而只是小团圆,因而难免又让人失望和感到遗憾。毕竟在35名内阁成员中,马华只占两名,实在不足以反映其代表性。可是在大选失利又失利下,马华又能争到几个部长呢?
本来有人推测马华应有三名部长和四名副部长,以便能配合政务拉动党务,现在只剩两名部长和三名副部长,不论在声势上和代表性上也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说,马华今次的阁员人数是历来最少的一次。
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们回过头来看马华走过的道路,就不难明白马华为何会走到今天。
虽然马华成立于1949年,但真正介入政府事务则起于1955年。那一年是独立前的普选,联盟在参加52席选举中胜了51席,其中包括马华15席。当东姑阿都拉曼在普选后出任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时,他委任了马华公会的三名部长,他们是李孝式(已故李裕隆之父亲)、翁毓麟及陈修信,还有一位知名度颇高的副教育部长朱运兴等。
正是这个内阁在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取得独立时,也成了东姑的独立内阁。
1959年的大选,马华是在林苍祐派被排斥下推出了31名国会候选人,只有19人当选(12人落选)。
尽管马华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东姑还是重视马华的存在和代表性。除了提拔陈修信担任财政部长取代退休的李孝式外,也另委任三名部长,他们是翁毓麟、梁宇皋及林瑞安。当然还有副部长。从这样来看,在1959年后马华已拥有4名正部长。
由于1964年的大选联盟大捷,马华也赢得27席(参选33席),因此内阁维持马华4名部长。
当年也曾闹别扭
意想不到的是1969年的大选第一次动摇马华在执政党的地位,参选33个国席只赢得13席(输了20席)。在极为尴尬下,时任马华总会长的陈修信宣布中委会议决暂不入内阁,一时舆论哗然,华团也纷表态认为不妥。碰巧发生“513”种族冲突流血事件,马华又重新入阁。但初时只表明担任不具职务的特别任务部长;后来才又接受有职务的部长。
在那一年,从不入阁到入阁不过是瞬眼间的事,也就不造成华人的“失落”。因此有很多人不知道马华在当年曾闹过别扭。
自此之后,马华也安稳地在内阁中当官,不论是李三春(1974年)接棒后的突破,或者在林良实(1986年)领导下的平平安安,马华都没有部长职上的突破,仍然是4名阁员。这是因为马华已不再是政府中唯一的华人代表政党,而是被民政党及人联党介入其中。
从华人在内阁的数目来看,华人部长是有所增加,但已归给民政和人联党,而且陈修信之后马华再也没有分到重要的财政部长;再往前推,自林瑞安在1969年大选失手后,也不再获分配工商部长(如今改称贸工部长)。
在这方面,马华是自知其在政府内的代表性是有局限的;也被人讥为“当家不当权”。即使在黄家定领导的时代,在2004年大选中以漂亮的政绩胜出,也没有在内阁中显示出其部长人数的增加(只有副部长有增加到9名)。这种“突而不破”的结果也让马华背上沉重的政治十字架,更有人讽刺马华赢再多的席位也是依然故我,无法“更上一层楼”,顶多在副部长的数目有所增加。
副部长一向来不列入内阁成员,因此多几个副部长也不影响大局。
举例来说,虽然马华公会在2008年的大选中再遭遇滑铁卢,参选40席,竟只能保住15席,有60%的席位不见了,但马华在内阁上却没有吃亏,它仍被分配4名部长而副部长也还有7名,数目是比2004年少一些,但也说明了马华最好和最坏的时刻都是没有改变的。这种结果也正是马华的“危机和隐忧所在”。
危机和隐忧所在
不论马华的蔡细历有言在先,通过议案说如果2013年大选成绩差过2008年,将不入阁的激将法。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可以形容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也因为马华不入阁,自我设限,以致纳吉首相先把阁员数目填写再说,待到马华重新表明要重回阁时,“轻舟已过万重山”所有的职位都有人选,马华又如何要回昔日的4个部长呢?
即使在退而求其次下,可以减少一位而要求三名入阁,也“天不从人愿”,马华今次只分得二正三副已被认为反映马华当下的席位,不能再“索求”了。可是如果算算国大党的席位和它在内阁的数目与马华相等,则意味着,马华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了。
在这样的失望情况下入阁,马华是忧喜参半的,忧的是担心取不到华社的谅解,做了官后却讨不到选民的欢心;喜的是千呼万唤终于唤来了马华入阁的好消息。
然而这样的好消息也同时被不是好消息所冲击。这就要靠马华的六条大汉(应是五条,一个是周女士)如何在劣势下扭转乾坤,他们不但要证明“朝里有人好办事”作出真正的改革和纠正错误与失调的政策和行政措施。例如教育课题是要有马华的人“舞大刀”,就不知魏家祥能否被赋予掌管华校这一大摊子的事?还有马华的三名副部长能否得到正部长的谅解,发挥较大的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廖中莱如何在MH370的阴影中脱颖而出?这都是万民关切的大件事。
无论如何,马华已是不能够在“官”数上取得优势;尤其是民政的马袖强中选国会议员,也取得红利成为内阁一员,马华也只能看在眼里,苦笑迎来“宿敌”共室一堂。马华的命,也成就了民政的运。政治的变化,就在巧妙中发生了。谁会料到马袖强在补选中胜出为民政添花红?
马华的未来,就落在这六人的身上了。
回朝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晚上七时十一分
丁玉珍
少年时代喜欢读古典章回小说,什么《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七侠五义》、《小五义》、《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等等。还喜欢守在丽的呼声小箱子旁,收听李大傻讲古。最记得他讲武帝时代的边关守将李广的风流韵事。这位名震雁门关的飞将军,“不教胡马渡阴山”的英勇事迹,时隔几十年,还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些章回小说里面或者李大傻口中,经常读到或听到“班师回朝”四个字,意思是出师打仗的军队赢了,把敌人退了,兴高采烈,无限光荣地回返京师朝堂覆命,向皇帝老子讨封赏、论功劳。
马华这次入阁,加上民政老大也有份,一家华文报封面版标题用了回朝两个字,让我一下子联想到打了胜仗带着军队回朝的李广及薛仁贵的英勇及光荣事迹。这些人可是名留青史的英雄人物。两相比较之下,前后两种回朝的情况差异何其之大。马华重返内阁,充其量只能算是5名被点中的人又有官当了。能不能为华社争取福祉,维护权益,还有待观察。
6名华裔政治领袖获得分配3个正部长及3个副部长官职,原有的正副部长一个也没有少。除了交通部长是“虚位以待”之外,马袖强与魏家祥的首相署部长是新添增的,也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多首相署部长的一次。10个首相署部长一字排开,看得我眼花缭乱,连名字都差点记不清。
505大选之后,国阵所赢得的席位,仅占国会的简单多数议席。到如今,政府阵容未有减少,反而显得臃肿不堪。新的阵容彰显了一个事实,即就是国阵成员当丝毫没有相让之意,谁也不乐意把官位让出来。首相只好另辟蹊径,创造多两个首相署部长的职位,让所有的人都没有被遗弃,皆大欢喜。
看来,首相署可是个海纳百川的部门,扩张空间既宽且大,一下子收纳了10名政治人物在内当部长,无论是否经过民意测试,拥有民意基础,一样可以入内当个部长大人阁下,部长级的薪津照样拿,一分钱也不少。看得我这个平民百姓两眼发直,口水直流,羡慕不已。
2014年甫开始,一连串的减少津贴措施引发的百物腾涨现象,至今还未见消退。我这个手拿菜篮的退休人士,拿着一张50令吉的钞票到菜市场一转,一下子就花光了。马币贬值了吗?是物价高涨的后果!我一家三口,每天早餐每人吃一碗粉面加一杯咖啡,就得花个20多令吉,可见涨风并未吹灭。可我们的政府高官撙节措施,已经宣布撤销,应酬费及各种津贴又得以恢复,Barang Naik,没有Turun,政府官员却恢复了欢乐,这是哪门子的治理观念?
现在更开心了,政府阵容扩大,大家都有官做,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欢乐满东华。朝堂里的大官越多,老百姓的纳税钱就花得更劲!难怪要加征消费税。不然,庞大的政府开支谁人买单?不想办法开源,把脑筋动到全民头上,谁来负责。撙节?只是做戏而己,当大家没有再把Barang Naik挂在嘴皮上时,撙节就可以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平民百姓,只有纳税的义务,没有资格监管政府开支。算了吧,排排坐,吃果果,何乐而不为?其他的,管他呢?
辣手网
驳斥蔡智勇官职非马华推荐言论 廖中莱反问难道是巫统所推荐?
29/06/2014 15:45
马华总会长廖中莱驳斥前总会长蔡细历日前称其儿子蔡智勇受委副部长,肯定非廖中莱推荐的言论。
他反问蔡细历,如果蔡智勇的官职不是马华推荐,难道是巫统推荐吗?
“蔡智勇当上财政部副部长绝对马华所推荐。如果不是马华推荐,难道会是巫统推荐的吗?”
廖中莱今日为隆雪茶阳回春馆新大厦落成开幕仪式时,发表以上言论。
此外,有记者询及对于马华所受委的正丶副部长与传闻不符,如今更没有领袖在教育部以及房屋部时,他表示,虽然马华如今的形势大不如前,无论是人数丶部门以及正副部长都减少了,但马华为华社服务的决心仍然坚定不移。
马华不评估工作表现,交由人民评估
当记者要求廖中莱对教育部副部长叶娟呈的表现作出评论时,他说,最重要是华社反映任何课题时,必须积极处理,不管任何意见都代表着人民的声音,而不是代表官员。
他不忘提醒其他的正丶副部长,他们都是人民的代表,必须反映人民的声音,处理人民的问题。
“如果面对难题时,必须有效传达给华社,让华社明白。我知道并不是每一项课题都能解决丶顺利完成。但是必须在处理课题时,让华社参与其中。”
廖中莱也表示,马华没有评估个人的工作表现,并相信人民的心里有数,他们会评估的。
魏家祥将着手处理师资问题
针对中文系学员被派到技职学院任教的课题,廖中莱表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将会安排秘书长和总监会见魏家祥,因为魏家祥非常了解师资的问题。
“136名中文系毕业生必须分派进入国中,如果把这些老师放进技术学校,而该校也没有设立中文班,那是有违当初进行师资培训的目标。这也会达不到当初的成果,我认为有必要把师资分派到国中或改制中学。”
他补充,“把师资调派到国中以及改制中学是有理由的,所以这起事件将会交由魏家祥以及总监去讨论出一套解决方案。”
称国家经济理事会才是“实权内阁” 刘镇东促廖中莱应争取加入理事会
29/06/2014 12:13
行动党全国政治教育主任刘镇东促请廖中莱,应在国家经济理事会争取立足之地,因为该理事会才是“实权内阁”。
他说,很少人关注到马来西亚内阁结构的吊诡和费解之处。例如,尽管经济是现代政治管理的最重要部分,甚至是最实在的问题,但马来西亚内阁在审议经济方面,却几乎没有发声的余地。
他认为,眼下马华公会和民政党“风光回归”内阁之际,廖中莱极需做的其中一件大事,就是争取进入国家经济理事会,因为该理事会才是“实权内阁”。
“同样的,国阵的其他成员党如民政党、国大党、土保党、沙巴团结党、沙巴人民团结党、沙民统、砂拉越人民党及人联党,也应要求在经济课题上能提出意见,畅所欲言。”
“长期而说,首相纳吉应当接纳并落实民主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的建议,即设立一个涵盖20名成员的内阁,治理包含经济等全部事务。其他的初级部长将向阁员负责。”
刘镇东说,现今大多数重要经济政策决定权,平常都在周一开会的国家经济理事会拍板,而周三召开的内阁会议,就为前者的决定盖上“橡皮图章”背书。换言之,内阁已不再审议经济事务。
“在2010年11月,我在提出经济理事会课题后,时任马华公会总会长蔡细历被委任为经济理事会的成员。我也希望廖中莱争取在国家经济理事会这个‘实权内阁’拥有一席之位。”
“从国家长远利益来看,所有执政联盟成员党的主要政治领袖,如民政党、国大党、土保党、沙巴团结党、沙巴人民团结党、沙民统、砂拉越人民党及人联党,应在内阁级别讨论经济课题。”
“由此,首相纳吉是时候重整内阁,以涵盖所有实质课题的讨论。”
驳斥魏家祥指官职减少因行动党 黄伟益:马华大选后自选不入阁
29/06/2014 12:53
黄伟益指出,魏家祥声称马华在今次内阁重组获得较以往更少的官职,乃因行动党在大选欺骗华裔选民,显示马华新领导层无能。
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指马华在今次内阁重组获得较以往更少的官职,乃是因为民主行动党在2013年全国大选中欺骗华裔选民,导致马华无法得到华人支持的结果。
对此,行动党丹绒区国会议员黄伟益说,这再次显示马华新领导的无能!马华今次在内阁重组获得较少官职,究其实乃是马华本身在全国大选后选择不入阁,以及在武吉牛汝莪国会议席补选临阵弃战所导致。
“这乃是马华自己所作的选择,跟民主行动党毫无任何关系。而且,马华这些年来跟华社严重脱节,对华教课题毫无建树可言,对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根本不能对华社有所交待。在这种情况下,马华还期待华社给予他们大力支持吗?”
他指出,魏家祥认为,在最近的安顺补选国阵能够在华人区获高达52%选票,显示华裔逐渐醒觉并认为民主行动党根本不可靠。既然如此,马华为何不敢姑且一试,反而在武吉牛汝莪国会议席补选临阵弃战,犯了兵家绝不能原谅的大忌?
他说,马华在全国大选前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议决不入阁,大选过后却又反悔要当官,进而前后召开两次特大对入阁提案作表决,第一次特大不过关,第二次特大始能过关,他们错过了入阁的黄金时机,而首相纳吉即使再怎样错爱马华,也不可能任由内阁部长职长期悬空,结果只能保留交通部长一职让希山慕丁暂代。
“在交通部长一职悬空的情况下,马华却要纳吉分配更多正副部长职给马华,这简直是强人所难!更何况,马华在武吉牛汝莪国会议席补选,也确实太不争气了。明知就要快入阁,却要临阵弃选让马华全党气疯了。如果换作是其他主子,早就把廖中莱这种败将军给砍掉了。”
“民主行动党不曾在全国大选欺骗华裔选民,更没有误导人民要他们支持伊刑法。民主行动党对伊刑法的立场一致,甚至公开要求伊斯兰党若不愿遵守民联政纲,就应该退出民联。反观,当巫统改变其对伊刑法的立场时,马华是否敢叫巫统退出国阵吗?”
黄伟益说,最近,掌管伊斯兰事务的首相署部长加米尔提到,联邦宪法阐明马来西亚是个伊斯兰国家,而不是世俗国家。他之前提到巫统准备在国会支持伊刑法动议,却不敢表明此立场是否获得内阁同意,马华难道视而不见吗?至于其提到未成年者皈依伊斯兰教,只需父母亲其中一人同意即可,又是另一单违背华社意愿的官方立场,廖中莱或魏家祥是否敢叫纳吉开除加米尔吗?
“若马华与民政党3位新任内阁部长,宣称代表华社入阁却不敢纠正诸多对华社不利的决策,那么马华与民政党即使再分配到更多官职,最终还是会被马来西亚人民所唾弃。与其怪罪人民支持民主行动党导致马华获分配到较少官职,廖中莱与魏家祥倒不如趁此机会卧薪尝胆,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务务实实做事,否则他们入阁与否跟华社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促行动党无需不甘愿马华重新入阁 郭大雄:行动党勿再以唱衰玩政治
29/06/2014 11:18
马青彭亨州团秘书郭大雄指出,行动党领袖没有必要以“不甘愿”、“不服气”的心情,看待马华重回内阁。
他说,行动党领袖反而应该心平气和确认,这是行动党带领华人强打改朝换代失败拜拜之后,必须和必然的政治演变。
针行动党林氏父子公开诉求马华代表重返内阁之后,必须在内阁否决首相署部长加米尔发表“马来西亚非世俗国”的声明,也是马青中委的郭大雄反问,林氏父子为何如此重视一名内阁阁员的说词?
“事实上,如果卡米尔代表政府公布亮丽的数据,随着盛赞国阵政府的施政有方,林氏父子肯定一时间跳出来,唆使党员和人民,否决卡米尔的一切说词。事实上,林氏父子一直煽动人民党员抗拒首相和政府领袖的言论,但是,在一些时候却摆出一副尽信笃信的态度,只因为选择性相信这些言论,能够为行动党提供炒作和搅局的火药。”
郭大雄说,林氏父子拼命炒作加米尔的言论声明,因为他们感到患得患失,在经历改朝换代失败拜拜之后,行动党已经失灵失效,来届大选再也找不上新的标志和口号,去刺激华人继续大规模投野弃朝。
“国家政治生态归真还原,行动党原形毕露,不过,一些行动党领袖继续迷信,只要能够丑化马华,唱衰国阵,这个党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票盘。”
他促请行动党无须自讨没趣,马华不是为了行动党重返内阁,马华阁员也知道无论他们如何表现蛮干,行动党也不可能说上一句好话。行动党和马华是两个不同的政治个体,路线不同倾向差异,谁是谁非,来届大选再次交给人民做判官。
“上届大选,人民的判决让行动党取得大胜特胜,但是,这个空洞的胜利并没有带来任何政治改变。相对来说,505后一年已经成为过去,人民应该继续追问,行动党坐拥庞大的国州议员,除了天天发表文告,拼命撰写贴文,指点首相部长大臣怎样治国施政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更实际的事情?如果扫空选区和选票,只是为了发表述政见,抒发政论,行动党议员人数不必超过十个八个,因为这些政治论述,内容和主题都是大同小异,三几个人发表之后,该讲的东西也讲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