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下之乡」沙巴论坛 - 沙巴人聚集之地

 找回密码
 加入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佬

[转载] 媒体报业:那些年,星报公平报道的日子

[复制链接]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3: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数巫统领袖关注当今案,纳吉忧言论自由受冲击

2021/2/20 10:17 pm  更新: 2021/2/20 10:29 pm

巫统过去向来视《当今大马》为“眼中钉”,在2018年全国大选前,更是多次禁止它和数家媒体到场报道该党大会。不过,随着法庭判决《当今大马》“藐视法庭”案罪成后,多名巫统领袖也对此案表达关注。

前首相兼前巫统主席纳吉昨天在面子书贴文表示,国盟政府提控《当今大马》藐视法庭,加上法庭裁决罪成事宜,将会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造成冲击。

“这可能会打开空间,让政府采取相同的行动,对付面子书、Instagram和其他媒体的持有者。”

“这是法庭裁决成为国际媒体今日(2月19日)新闻的原因。”

希盟前朝也曾有此意

不过,纳吉批评,尽管希盟与在野党领袖纷纷批评法庭的判决,但却忘了前朝希盟政府执政时期,时任通讯部长哥宾星也曾考虑,要求新闻网站为读者的留言负责。

2019年3月11日,哥宾星表示,媒体业者放任读者留言触及敏感的种族、宗教以及王室课题,因此,通讯及多媒体部门当时考虑是否要立法对付。

这番言论引来许多批评,指希盟做法类似国阵前朝,干预媒体与言论自由。隔日,哥宾星否认有意立法监督网站留言是限制言论自由,并称愿意与媒体业者及利益相关者商议,以制定新机制监督留言。

末哈山:捍卫新闻自由

另一方面,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今早在面子书帖文中,提起捍卫新闻自由的重要性。

不过,他的帖文并没有提起《当今大马》。

“马来西亚的民主生活,意味着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必须受到维护。”

“媒体不只是传播新闻和资讯而已。更重要的是,它为所有生活面向和治理提供舆论、批评和平衡监督的管道。”

他补充,马来西亚必须朝向进步的社会发展,允许人们发表成熟、进步和诚实的想法。

他也称,自由与负责任的媒体,可以让市场经济变得透明,促进政府的问责制、揭露滥权和道德过失事件,以及通过人性化的故事启发人心。

卡立:不认同法庭裁决

除此之外,巫统副主席卡立诺丁发文告表明,他无意对司法制度表示不敬,惟个人并不认同《当今大马》一案的裁决。

他声明,自己并非是《当今大马》的粉丝或支持者,并批评该媒体之前的报道,曾将他的言论断章取义,而且还让他的对手趁机批评和攻击他。

“可是,我相信一件事。他们(当今大马)作为媒体和新闻平台的权利和自由应该受到捍卫。”

他说,媒体必须继续保持自由和中立的立场,不会惧怕报道媒体自身或公众的观点。

总检察长依德鲁斯在刚上任不久后的去年6月15日入禀联邦法院,指控《当今大马》的5个读者留言“贬低”司法体制,因而起诉《当今大马》及集团总编辑颜重庆“藐视法庭”。

昨天,联邦法院七司以6对1裁决,《当今大马》藐视法庭罪成,罚款50万令吉。不过,第二答辩人即颜重庆则没有罪。

昨天短短5小时内,《当今大马》已经筹获超过50万令吉,其中甚至包括两名匿名的巫统领袖。目前,《当今大马》还在商议如何处理多出来的捐款。



不知情就不算刊登,异议法官认定当今无罪

2021/2/22 7:42 pm  更新: 2021/2/22 7:43 pm

法庭上周五判决《当今大马》藐视法庭罪成之举迄今仍备受争议,其中焦点包括如何判定《当今大马》是否知道读者留言的存在,以及是否应该为第三方贴文负责。

《当今大马》在审讯时向法庭解释,它当初并没有留意到掀议的读者留言,直至警方通知后才意识到问题,而且立即把相关留言删除。

不过,联邦法院七司最终以6对1 的比数裁定,《当今大马》“理应知道”网站出现有问题的读者留言,因而必须负起责任。

尽管如此,唯一提出异议判决的法官娜丽妮(Nalini Pathmanathan )却认为,《当今大马》已反驳了《1950年证据法令》第114A条文的假定。

根据第114A条文,任何网络服务的注册用户一旦在网上发布文章,就会视作是发表人,除非他能够证明事实相反。

此一法规2012年订立时曾经掀起争议,批评者认为它明显违反了无罪推定原则。

答辩人事前并不知情

娜丽妮在判词中点出,此案有三大问题需要解答:

(一)答辩方(《当今大马》)有否推翻《证据法令》第114A条文的假定?
(二)所谓“出版或刊登”(publication)是否需要具备意图(intention)及/或知道(knowledge)的要素?
(三)答辩方是否具备旨在中伤或藐视法庭的“出版意图”必要条件?

她进一步说明,整体而言,证据显示,当留言首次出现在读者眼前时,“《当今大马》并没有留意到它们的存在,直至2020年6月12日,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当今大马》)已经提出经宣誓的证据,事后也没有受到任何挑战。”

“知道”乃必要条件

娜丽妮在判词中指出,本案的核心在于:如果《当今大马》并不知道第三方留言的存在和内容,那么是否仍可以说是他们刊登的?

“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认定,他们既然是新闻网站的持有人,所以‘有意刊登’那些攻击留言?”

她认为,除非《当今大马》知道第三方留言的存在和内容,才算是那些留言的“出版者”。

“否则,不能说它刊登了那些留言。因为知道是刊登的重要前提。”

能否过滤所有留言?

娜丽妮补充,她的观点获得《通讯及多媒体法令》(CMA)以及《大马通讯及多媒体规范》(Code )条款的支撑。

“后者规定,网络中介如《当今大马》是在它的确留意到第三方留言的存在和其内容那一刻开始,才算是负有出版者的责任。”

“如果我们表明网络中介,如答辩方,必须采取防范措施,阻止那样的留言出现在网站上,那意味着除了本身的过滤制度外,答辩方和其他中介也必须日以继夜地监督,包括面子书和推特用户在内的留言栏目。”

“这是鉴于答辩方所出示的证据所得,即留言可以在白天或黑夜的任何时刻,以及未来的任何时间点出现。”

“因此,在我看来,这是站不住脚的。”

支持“标记撤除”做法

娜丽妮进一步表示,国会明智地采纳“标记与撤除”(flag and takedown)的做法,让中介可以在获悉后尽快处理问题。

她总结时强调,在藐视法庭的脉络里,“知道”是刊登的必要条件。

因此,她反对以“理应知道”(ought to have known)留言存在,或“推定知道”(constructive knowledge)检验来判准。

“在此检验下,一旦第三方责难留言出现在网站上,新闻网站一方就负有责任。即使新闻网站方删除了那些留言,它还是无法避免那个后果。因为此检验认定,在留言贴出以前,它理应知道和预期那样的留言会出现。”

去年6月15日,总检察长依德鲁斯因《当今大马》5则读者留言涉及“贬低”司法体制,提控《当今》及总编辑颜重庆藐视法庭。联邦法院上周五裁定《当今大马》藐视法庭罪成,并重罚50万令吉。



怎可能逐一检查留言?议员忧当今案冲击小出版社

2021/3/2 8:13 am  更新: 2021/3/2 8:34 am

联邦法院因读者留言,判决《当今大马》“藐视法庭”案罪成,此判决令许多小型出版社担忧日后在管理读者留言上面对的“不可能任务”。

双溪毛糯国会议员西华拉沙(Sivarasa Rasiah)认为,“标记与撤除”(flag and takedown)是最可行的方式。目前,众多社媒如面子书和推特,也在广泛使用这套方法。

不过,他说,对许多小型出版社而言,要管理每一则留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网络或平台供应者如《当今大马》,还得仔细检查每一则留言,这对许多小型出版社、网站等平台而言,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务。”

“每个人的面子书专页、政治人物的粉丝页都需要向这些留言负责,这不对吧。”

“你必须设立庞大的部门,调查和过滤每一则留言,或者(另一选项是)干脆撤除留言栏,不过这是倒退的作法。”

“面子书和推特推出‘标记和撤除’的功能。我想这是最逻辑和公平的处理方法。”

西华拉沙昨晚是为网络论坛演讲时,发表上述谈话。

这场网络论坛是由隆雪华堂通过面子书专页直播举办,题为“藐视法庭:处理留言和网络平台的负担。”

当今拟推留言双层制

《当今大马》总编辑颜重庆也是本次论坛主讲人。他透露,《当今大马》正在考虑推出双层制的读者留言模式。

“第一层是为有负责任留言记录的读者而设。他们可以自行留言,免受检视。”

“第二层,则是为那些我们不熟悉的读者而设。他们(的留言)需要通过我们的检视。我们可能需要聘雇多几个人,检视他们的留言,决定是否刊出。”

“我想这是对我们最好的办法,如何平衡言论自由及应对马来西亚那么多限制法律的情况。”

联邦法院之前因为五个读者留言,裁定《当今大马》藐视法庭罪成,并重罚50万令吉。另一答辩人——颜重庆则罪名不成立,免过牢狱之灾。

《当今大马》在审讯时向法庭解释,它当初并没有留意到掀议的读者留言,直至警方通知后才意识到问题,而且立即把相关留言删除。不过,联邦法院七司最终以6对1 的比数裁定,《当今大马》“理应知道”网站出现有问题的读者留言,因而必须负起责任。

唯一提出异议判决的法官娜丽妮(Nalini Pathmanathan )则认为,出版社必须要知道第三方留言的存在和内容,才算是留言的“出版者”,并且需要为内容负上责任。



小人物群起发声的一天

马丁  2021/2/22 6:58 pm  更新: 2021/2/22 7:03 pm

哇!那一天真是令人难忘。

我不知道大家有何感受,但对《当今大马》来说,那一天的心情无疑像过山车一样,极端起伏。

那天早上,《当今大马》集团总编辑颜重庆有着锒铛入狱的风险——读者在去年7月法院恢复运作新闻底下的留言栏“贬低”司法体制,导致《当今大马》和他被控藐视法庭罪。

这种担心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尽管联邦法院裁定第一答辩人——《当今大马》罪成,但是身为第二答辩人的颜重庆却得以逃过一劫。

还好,我心想,我们度过了最危险的难关。

我们为高额罚款做好了准备:我方律师提出罚款低于3万令吉的要求,而检方要求整整20万令吉的罚款。

只是出乎预料,法庭判下的罚款却是惊人的50万令吉!我们可不是什么每月营收数百万令吉的传媒集团。要拿出这么多的钱,无疑是天大的打击,更何况我们只得几天的时间来凑齐这笔巨款。

但接下来的转折却給了我好久已经没有的感觉,即为身为马来西亚人而自豪。它再度提醒人们真正的马来西亚人精神的内涵。

去年这个时刻,可怕的喜来登行动爆发,恋权老人摧毁了民选政府,也粉碎众多国人希望马来西亚更美好、进步和有远见的共同梦想。

过去一年,国家陷入似乎无尽的封锁和转折,而领袖不断为自己的公然谬误改写规则。

而今又来一记重拳。我们的案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纽约时报》、《卫报》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都刊登了相关文章。

法庭罚款太沉重,我们必须向外募捐,消息传开后,人们齐心而意志坚定的回响实在令人震惊。我尽力在面子书和WhatsApp上发布消息,竟发现我不是孤身一人。

人们的响应接踵而来,课题在推特上热烧,《当今大马》的旧战友和马来邮报的同伴也在最近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Clubhouse上开始发声。我在《星报》的旧同事也纷纷声援,他们不止用言语安慰,也陆续捐款帮助我们。

来电和信息纷来沓至,我差点招架不住。

媒体朋友们的声援使我受宠若惊,甚至来自海外的亲戚和与我们分享过故事的众多人士也纷纷捐款,并帮助传播消息。

他们中有音乐家、环保主义者、工会成员、非政府组织代表、政治家、律师、有戏剧表演者和原住民维权分子,甚而有医疗前线人员和大学教授。

马来西亚人成群结队而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即互相帮助。

感人肺腑之言

我一直都知道,马来西亚人总能团结互助。这绝非我第一次看到各族朋友联合起来互相帮助,比如援助吉兰丹的洪水灾民。当形势险峻,人们总能放下对政府的意见,伸出援手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们的敌人永远不是其他种族或宗教,而是那些压迫和腐败者。

那些给我回信的人,行间字里夹杂着感人的安慰:“朋友,我们愿当《当今大马》的后盾”、“不要气馁”,“打击新闻自由就是打击我们所有人”、“受伤后的踊跃支持实在美丽”、“人们痛恨不公,乐意伸援”、“我们尊重《当今大马》所做的事情,它不应该受到对付”等等……

募捐运动开展后不久,《当今大马》同仁的思绪迅速从原来的“我们能不能筹到那么多钱?”,转变为“我们最好准备公告,表明已达标,请大众停止捐款!”

逾十个真诚的朋友跟我说,他们本来打算解囊,但还没来得及捐款,募捐运动就已结束。

我泪水满眶但强忍,不过当我看到八打灵再也的一名老人家牺牲自己的午餐,改吃面包和咖啡(见大图),就为給我们捐款20令吉的留言和照片时,眼泪禁不住决堤。

他说,“我这是为了下一代,我的孙子已经4岁了。马来西亚人不论身份地位捐出巨款,只为清楚地表现出他们的愤怒和沮丧,说明他们对新闻自由和基本人权的渴望。”

“马来西亚人虽然非常胆小、听话、忠诚、守法,但绝不要欺负我们!”

我当下意识到,这份意志比颜重庆更强大,比《当今大马》更强大,甚至比新闻自由更强大。它关乎希望和共同理念,关乎共同行动起来对抗不公。这是马来西亚人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传达立场的时刻——即便只是短暂行动。

而身为其中一份子的我,永生不忘。

本文译自马丁(Martin Vengadesan)发表于《当今大马》英文版的文章“The day when the little people spoke up”,译者是梁慧善。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1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你有玩FB、IG?那这是必读的当今案裁决

2021/3/4 6:21 pm  更新: 2021/3/4 6:42 pm

《当今大马》藐视法庭案的完整判决书出炉,联邦法院认定,因为5则读者留言而重罚50万令吉的刑罚,符合公共利益。不过,数名律师纷纷担忧,此案判决日后将成为法律惯例,对社交媒体用户造成深远的影响。

《当今大马》采访了数名律师,请他们从数个面向,分析本次判决所可能带来的种种效应。

这包括判决会否波及个人社媒用户、社媒管理者的法律责任、需要监督的留言种类,以及删除冒犯留言的速度等棘手问题。

这些受访律师包括阿锡阿里(Asheeq Ali)、阿兹拉(Azira Aziz)、林伟捷、哈聂夫、以及律师公会宪法委员会联合主席谢依玲(Karen Cheah)。

这宗案件是由联邦法院七司联审,其中6名法官认为《当今》罪成,仅1人提出异议。法庭近日发布法官“多数判决”的判词,可点此阅读。异议判决则可点此阅读。

一、我拥有个人面子书/推特/Instagram/部落格的账户,这项判决对我会有影响吗?

对此,数名律师的意见不同。其中,阿兹拉(Azira Aziz)及林伟捷认为,这项判决只是针对商业网站,因此不会影响个人的社媒或部落格账户。

阿兹拉点出,本次判决很大程度仰赖2015年欧洲人权法院(ECtHR)判决德尔菲有限公司(Delfi AS)挑战欧洲东北国爱沙尼亚(Estonia)一案为基础。

根据判词,德尔菲是爱沙尼亚最大型的新闻网络平台,每天发布330则新闻。

此案判决将像德尔菲这样的商业网站,与个人社交媒体、作为爱好经营的部落格或网站、用户可自行创建讨论主题的网络论坛区别开来。(见《当今》案多数判决书第99段。)

因此,他认为,《当今》案判决不会波及个人社媒和部落格用户。

不过,阿锡阿里,谢依玲及哈聂夫却认为,《当今》案判决从此将会成为先例,用来对付所有社交媒体用户。

其中,阿锡阿里提到,“只要你开放社媒留言区,就有风险。”

他说,判决中提到,”《当今大马》可全权控制要刊载哪些内容。它必须承担这种营运方式带来的风险“。(见《当今》案多数判决书第78段)

他补充,联邦法院所提到的风险,指的不仅是《当今大马》或任何新闻网站,也是任何社交媒体用户的风险。

接着下来,以下部分将概述受访律师依据《当今》案判决,提出他们对“社媒用户可多大程度控制第三方留言”的看法。

二、我是社交媒体管理者,这是否意味着我得监督及删除他人留言?

主张本次判决未波及个人社媒用户的律师认为,此判决会否适用于社媒管理人,则属灰色地带。

阿兹拉说,《当今》案裁决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存有盈利目的。

当社交媒体公司如面子书、推特等,可依据多数判决书第99段的解释免除责任,但尚不清楚有关条文是否也会延伸至《当今大马》这类内容产制网站,即在社交媒体平台张贴内容的企业。

多数判决第108段阐明,若你有能力控制谁能留言,或过滤冒犯留言,就代表你有权控制留言。

比方说,推特用户无法管制第三方留言,但面子书和Instagram用户则可以这么做。

面子书专页管理者可禁止特定用户留言,也可以手动设置,过滤特定词汇,并删除不想要的留言,与《当今大马》网站一样。

因此,林伟捷认为,此判决可能会延伸到面子书专页管理员身上。

面子书个人用户也可以删除他人留言、封锁特定人士或解除好友关系,但不能过滤特定字眼。

在Instagram,个人及商业账户都可以封锁用户、删除留言及过滤特定字眼。

三、我经营的网站允许留言,我是否须要监督及删除他人留言?

是的,你需要这么做。多名受访律师同意,在《当今》案判决后,网站经营者必须为用户的留言负责。

阿兹拉指出,本次判决让那些开放留言区的新闻媒体,冒着很大的风险。

“按照此判决,网络新闻平台必须聘用留言管理团队,人工检查网站上的每一条留言。”

四、只有“藐视法庭”的留言会让我惹麻烦吗?

哈聂夫和阿锡都认为,这项判决也可以用于诽谤案。

多数判决第95段提到,虽然Delfi案属诽谤案,而非藐视法庭案,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当今》案,即《当今》需为读者留言负责。

五、如果没人提醒我,网站出现了不当留言,那怎么办?

在《当今》案中,《当今大马》集团执行长詹德兰(Premesh Chandran)及总编辑颜重庆都阐明,他们事前并不知道这些留言的存在。

不过,联邦法院多数判决认为,这是不可以接受的借口。(见多数判决书第79至110段)

联邦法院六司认为,以《当今大马》的经验来说,它应该要预料到,在前沙巴首长慕沙阿曼无罪释放的同一天,其英文版所刊载的报道,即“全国法庭7月起恢复运作”(CJ orders all courts to be fully operational from July 1)下,会出现负面留言。

判决也提到,《当今》其他编辑并没有否认,他们知道有这些留言的存在。

值得留意的是,本次藐视法庭案并未经过审理,法庭并没有传召任何《当今》编辑出席作证。联邦法院七司是根据控辩双方所入禀的宣誓书及陈情书,作出判决。

谢依玲认为,若此判决成为对付社媒个人用户的先例,则法官要求个人事先预测其他网民的留言内容,是不切实际的作法。

“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预测这样的结果。”

“一名社交媒体用户可能只是在讨论网飞(Netflix)的剧情,说剧中的法庭程序有多么错误,而第三方却来参一脚,留言批评国内的司法程序,而这也可被视为恶意中伤法庭。”

六、但是,实在太多留言了啊!怎么办?

根据多数判决第74段,答辩方不能以“留言数量庞大,无法逐一监督”作为抗辩理由。

判决书第77段也表示,“留言量庞大,无法成为答辩人宣称不知情,以逃避责任的依据。”

七,那么,我要多快删除那些留言?

根据多数判决第74段,网站必须设有可“快速”侦测和删除冒犯性留言的机制。

至于“快速”是指多快,哈聂夫说,这胥视个别案件而定。

“这取决于不同情况,‘快速’这个词包含了合理性。什么才是合理的,须视乎不同的案件,以及不同的法官。”

在此回顾一下《当今大马》藐视法庭案的事发经过。卷入此案的新闻文章及冒犯留言,是在2020年6月9日所发布。

《当今大马》在同年6月12日接获警方的电话,通知这些问题留言后,就在同一天获悉此事的12分钟内删除了它们。

联邦法院七司中,唯一一名发表异议判决,认为《当今》罪名不成立的法官娜丽妮(Nallini Pathmanathan)在判决书中表示,这属于“合理时间”的范围。

八、所以,《当今》藐视法庭案,究竟意味着什么?

林伟捷直言,联邦法院的裁决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以推定知道检验(constructive knowledge test)为前提,要求(网页管理人)为第三方留言,负起藐视的责任是危险的作法。”

“这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而且,个人或公司仅因拥有控制网站或平台的留言权限,就须承担无限的责任。”

此外,谢依玲则强调,此判决也对言论自由产生负面影响。

“这会让拥有社交平台的媒体、公民组织或公民个人,针对司法课题留言时,冒着被控藐视法庭的风险。”

“现在我们都有法律义务,持续筛选社交平台上的每条留言,并尽快删除冒犯的留言。”

她补充,这就像一片乌云笼罩在社交媒体用户上方,直到当局明确界定何谓“恶意中伤法庭”。

至于相信这项判决仅用于商业网站的阿兹拉则希望,民众将会在其他平台上,继续讨论各项课题。

“从人权倡议的角度看来,我担心的是,民众可参与的舆论空间越来越小,不能像过去般,针对调查报道文章所挑起的课题,直接介入和讨论时下治理课题。”

事缘,总检察长依德鲁斯因《当今大马》5则读者留言涉及“贬低”司法体制,于去年6月15日提控《当今大马》及总编辑颜重庆藐视法庭。

法庭近期宣判,罚款《当今大马》50万令吉,比总检察署要求的20万令吉罚款更加高。这是《当今大马》创立21年以来,首次被判定藐视法庭。《当今大马》也在同一天发动筹款,筹获超额的捐款,并在隔周缴付罚款。



阻挠采访伤害公众知情权,沙亚南市政局受促解释

2021/4/8 7:17 pm

沙亚南市政局今日禁止媒体采访公听会,招来独立新闻中心(CIJ)及独立媒体运动(Geramm)的批评,认为它妨碍媒体履行职责,因此应该加以解释。

独立媒体运动今天下午发文告,敦促沙亚南市政局(MBSA)解释为何所谓的“公”听会,却不是公开,而是闭门会议。

“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宣称,这是闭门活动。独立媒体运动促解释为何公听会需要闭门举行。”

“更令人堪忧的是,这事情发生的州属,是由那个选举时承诺新闻自由的联盟所执政。”

“雪州也是落实《2011年资讯自由法》的州属,我们认为组织媒体采访有违这项原则。”

独立媒体运动也强调,邻国印尼在1999年已立法维护记者采访权,而大马媒体迄今采访时却仍然面对诸多阻挠。

有违资讯公开原则

另外,独立新闻中心(CIJ)执行总监瓦莎奈度(Wathshlah Naidu) 今日也发文告谴责,市政局禁止媒体采访等同于隐匿攸关公共利益的资讯。

她续称,这显然已违反雪州《2011年资讯自由法》,强调公开资讯,保障资讯近用权,以及确保州政府各部门透明且接受问责的原则。

“沙亚南市政局必须提出清楚的解释,为何要限制公听会的资讯公开。”

“媒体的职责在于进入这些听证会,并报道攸关公共利益的事,他们不应受到不必要且不恰当的限制。因为那是挑战了媒体自由,也影响公众的知情权。”

影响决策过程的讨论

“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广大公众,在沙亚南社区森林的决策过程中,集体参与公共讨论或辩论的能力。”

“我们又要如何确保沙亚南市政局和相关政府部门,在最终影响普罗大众的决策和行动上接受问责?”

瓦莎奈度也敦促市政局捍卫媒体自由,保持透明及加强民主参与及良善治理。

沙亚南市政局今日举办《2021年—2035年沙亚南市政局地方规划草案》公听会。由于政府计划将沙亚南社区森林(Rimba Komuniti Shah Alam)转为商业发展用地和墓地,因此备受关注。

媒体是沙亚南社区森林协会(SACFS)邀请下前往,惟市政局人员禁止媒体入内采访。

当居民试图协助媒体以“代表”身份入内,市政局官员要求媒体不能报导公听会内容,甚至要求交出录音器材。



防疫需控制人数为由,沙亚南政府捍卫拒采访立场

2021/4/9 7:50 am  更新: 2021/4/9 8:03 am

昨天的沙亚南社区森林公听会禁止媒体采访,引起争议后,沙亚南市政局以“防疫需要”理由为自己的立场辩护。

沙亚南市政局昨晚发文告表示,这次公听会只是提供在时限内提出正式反对的个人和团体,包括了非政府组织参与。

文告也表示,为了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因此必须控管出席听证会的人数,以严格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包括维持身体距离等。

昨天的公听会是针对雪州政府所提呈的《2021年—2035年沙亚南市政局(MBSA)地方规划草案》。由于这项地方规划草案计划将沙亚南社区森林(Rimba Komuniti Shah Alam)转为商业发展用地和墓地,因此备受关注。

不过,这项昨天早上在沙亚南市政局大厅举行的公听会却禁止媒体采访,招来独立新闻中心(CIJ)及独立媒体运动(Geramm)的批评,认为它妨碍媒体履行职责,因此应该加以解释。

共收到2935份正式反对

另外,针对这项《2021年—2035年沙亚南市政局(MBSA)地方规划草案》,雪州政府一共收到了2935份正式的反对书。

文告指,昨天举行的听证会,是为了提供反对者阐述自己立场的机会。

根据文告,听证会的结果也将提呈给州政府最后议决。

道路公交规划横切保护林

沙亚南社区森林坐落在雪兰莪沙亚南U10区里,它与车拉卡山(Bukit Cerakah)森林保护区相连。沙亚南社区森林是雪州唯一靠近海岸的山丘,占地1114英亩,是巴生和沙亚南一带居民的著名休闲景点。

《星报》报导,《2035年沙亚南市政局(MBSA)地方规划草案》包括大使路—淡江2A大道(DUKE)与轻快铁(LRT)2环路改道、捷运(MRT)扩展,以及一个衔接沙亚南U10区与实达阿南(Setia Alam)的道路规划。

根据草案,DUKE 2A大道会横切车拉卡山森林保护区北部,以及梳邦水坝湖坝蓄水区(Tasik Subang Dam water reservoir)。

LRT 2环路(沙亚南—布城)改道后,则计划会穿过沙亚南国家植物公园;捷运扩展(双溪毛糯—艾美纳西—巴生)线路则会横切沙亚南社区森林南部。



诗华日报

希盟“秘密”干训营保密严谨 媒体遭下达逐客令

2021年4月8日

(波德申8日讯)希盟全国领袖云集在波德申一间度假村进行“秘密”干训营,以商讨迎战来届大选事宜,不过保安人员却对媒体下达逐客令,不仅严禁媒体踏入酒店半步,就连进入咖啡厅消费也被刁难!

该项“秘密”会议,是于今早9时开始在波德申大红花度假村举行;为了这项会议,酒店保安人员封锁一楼的层楼,即除了希盟最高理事会成员党外,禁止任何人进出,保密工作十分严谨。

据悉,希盟最高理事会成员党将在度假村进行2天1夜干训营,每个成员党派出10名中央领袖出席参与。

据了解,干训营的出席者,除了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外,还有森州希盟领袖,如森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阿米努丁和森行动党主席陆兆福等人。

据消息指出,有关干训营采取闭门会议,重点是为探讨希盟在来届大选的应对策略及大方向。

当媒体今早抵达度假村时被拒于门外,且仅要求在咖啡厅等候时,却遭一名女保安主管阻止,更称“这是希盟的指示”,媒体不得进入。

她更称,今天仅让住客进入,若要进入酒店内,除非有出示入住证明;对方甚至出言挑衅记者“现在入住酒店”就放行,态度十分恶劣及无礼。

尔后,经过媒体与公关部交涉,最终获批准进入度假村咖啡厅,惟在进入准备点餐时,该名女保安主管却尾随继续刁难媒体,指咖啡厅“休业”,并在媒体面前喝令咖啡厅员工立即熄灯休业,且安排保安人员“目送”媒体到停车场离开度假村。

该名保安主管再三的询问咖啡厅职员是否休业中,尔后,等到回应“有的,我们有开店”后,该名保安主管即大声表示:“我说关闭厨房,现在关灯!”(I say close kitchen,tutup lampu sekarang!),员工只能无奈及一脸错愕地依照指示。

无论如何,当餐厅被令关闭后,该名保安主任即对媒体下达逐客令,称“这是希盟的指示”,要求媒体立刻离开。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1-4-29 21: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无国界记者报告:大马新闻自由度下滑18名

2021/4/20 3:24 pm  更新: 2021/4/20 3:25 pm

根据无国界记者(RSF)今天公布的“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报告,大马的新闻自由度下滑了18名。

今年,马来西亚在世界179个国家中排名第119,位于刚果之后,尼日利亚之前。

东南亚各国中,仅印尼的排名高于大马,位列第113名。亚洲新闻自由指数最高的国家是韩国,排名第42。

马来西亚是在去年取得史上最高的新闻自由指数,在全球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01;而最糟的一次则是2014年及2015年的第147名。

国盟上台不利新闻自由

无国界记者组织指出,马来西亚的新闻自由情况在2018年大选后大幅度改善,但却在首相慕尤丁上台后再度下滑。

“2020年更专制的政府上台后,大马媒体面对检控、警方搜查、驱逐(记者及一名吹哨人)及公然侵犯记者保密消息来源的原则。”

“为了免于政府的骚扰,许多记者必须自我审查。”

去年8月,《半岛电视台》因为拍摄一支纪录片,指控大马政府在对抗2019冠病期间恶待无证移民而遭警方调查,其吉隆坡办公室也被搜查。

政府最终也遣返,该纪录片的孟加拉籍受访者拉央卡比(Mohd Rayhan Kabir)回国。

JKOM及恶法仍是威胁

另一方面,无国界记者也提到,国盟政府重启通讯部的特别事务局(现称社区通讯局,JKOM),以及《煽动法令》等若干恶法尚未废除,皆给大马新闻自由带来负面影响。

“慕尤丁政府重启政治宣传单位,即(通讯部的)特别事务局(JASA),并在2021年拨款8500万令吉给该单位。”

“政府可援引若干恶法打压媒体自由,包括《1948年煽动法令》,《1972年官方机密法令》,以及《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

“在这些法令下,当局可以严格控制出版准证,记者也可能因为煽动罪成而入狱20年。这些法律理应彻底修订。”

希盟2018年上台后就关闭特别事务局,但国盟执政后不但复活特别事务局,还在2021年财案编列8550万令吉拨款,比国阵时期激增185%,因而引来挞伐。

内阁之后议决为特别事务局改名与重塑品牌,最终易名为社区通讯局;并把该单位原有的8550万令吉预算砍半,以期平息众怒。



刘镇东不满媒体看扁会输,邓章钦“忍不住”再呛

2021/4/29 6:12 pm  更新: 2021/4/29 6:35 pm

行动党资深领袖邓章钦早前因政治教育主任刘镇东的新书而互呛。如今,刘镇东发文批评《星报》看扁会输掉州选,再度招来邓章钦的批评。

事缘,《星报》昨天刊登一则评论文章,分析刘镇东在柔州党选和当地政治版图所面对的挑战。

刘镇东今天下午在面子书贴文指出,马华持有的《星报》昨今两天刊登在网络版和纸版的标题却大不相同。

他指称,分析文章的标题转向,显示马华和《星报》都希望其输掉柔州改选,更希望看到行动党分裂。

“马华公会拥有的《星报》昨天在网上电子版刊登同一则分析时,还很含蓄的用问号来说刘镇东面对极大挑战。”

“今天的纸板标题干脆挑明放‘刘镇东可能会败选’。”

“我知道,马华公会和《星报》都希望看到刘镇东输掉,更想看到行动党分裂。”

“但是,我们会坚持下去,希望能够赢得党代表同志的支持,团结并整合行动党。”

他还在贴文附上网络版和纸板的刊登文章佐证。

这篇文章是由《星报》专栏作者陈宝珠(Joceline Tan)所写。

“忍无可忍要回应”

不到两小时后,邓章钦在面子书贴文声明,原本不想再谈,但仍忍不住要回应刘镇东的贴文。

他指称,刘镇东的贴文意指,只有刘镇东本人在党选中胜利,行动党才会团结。

他甚至形容,刘镇东把自己的胜利置于党利益之上,乃是”可耻的态度“。

“本来不想再谈,但忍无可忍。“

”刘镇东的意思是说,他输的话,他跟团队会退党,造成党分裂!只有他胜利,党才会团结,别人胜利,党就会分裂。这种把自己的胜利放在党利益至上的态度是可耻的。“

抨恶意影射同僚

邓章钦说:“这种为了党选胜利,恶意影射同志跟敌对党勾结的行为,岂是一个高谈大局、大方向、大团结、服膺民主、公平竞争精神、具有大将之风的领袖所该有的态度?”

他也在贴文附上刘镇东上述贴文的截图,还附上美国电视剧《无耻之徒》(Shameless)的海报。

之前,刘镇东在新书中揭露,慕尤丁早在希盟执政前的2016年,就有显露染指相位的野心,因此后来经喜来登政变,坐上首相大位绝非意外。

不过,这种说法招来邓章钦的批评,直言若是如此,则刘镇东无疑是“自愿受骗”。随后,刘镇东与邓章钦两人在社交媒体隔空交战。

柔佛行动党州委会将在5月2日改选,传言现任州主席刘镇东将受到挑战。近日州委杨敦祥也公开质疑刘镇东的领导作风。刘镇东则要求对手公布团队的州主席人选。



诗华日报

明日出最后一份报纸 《东方》全面转网络

2021年4月15日

2021年4月16日,《东方日报》最后一次出版;从17日开始,我们在网络继续相聚!

近年来,在科技急剧更新的不断冲击下,全球的传统媒体都面对著相同的发展困境和生存危机,东方也无法幸免。

去年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导致广告收入断崖式下滑,让原本就挣扎求存的传统纸媒陷入更深的困境,难以为继。

《东方日报》自2002年9月29日创刊以来,就在备受种种打压和围堵的艰苦环境下成长。尽管荆棘满途,东方人没有放弃、东方人不断奋勇前进。

18年来,东方人坚守著中立和客观的理念,兢兢业业办报。

18年来,《东方日报》承载了许多新闻人的理想、青春、热血、初心,亦承载了许多见过面或未曾谋面的读者和朋友的关怀、支持和期待。

《东方日报》虽然停刊了,但是雁过留声,希望能给很多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面对时代大浪潮,我们今天很无奈地选择转换轨道、改变平台。这是大势所趋,我们相信顺应格局蜕变是唯一的出路。

报业不死,只是凋零。从今以后,东方将轻装上路,希望能走得更久、更远。

东方人庄严承诺,无论如何都会继续提供优质报道、推动社会发展和民主改革。任它天翻地覆,东方人办新闻的初心依然不变。

我们希望在资讯的汪洋中去芜存菁,及时供给读者所需要的养分。我们将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竭尽所能发掘与发展焦点新闻。

《东方日报》与大家依依惜别,让大家失望,我们深感抱歉。期望明天我们在网络再见,继续结伴同行。

有您,我们就有勇气;有您,我们就永不放弃!

无论您从创刊开始就陪伴我们一路走来,或是曾经在某段时间里并肩而行,我们都衷心感激。



TV2资深华语新闻主播 刘振业张钟霖双双辞职

2021年4月14日

(吉隆坡14日讯)2名国营电视台TV2的资深华语新闻主播不约而同在面子书宣布辞职,引起舆论。

这2名新闻主播分别是服务15年的刘振业与服务14年的张钟霖;尽管他们都没有阐明辞职原因,但刘振业在贴文中道出国营电视台华语新闻主播的心酸,并提到他与张钟霖皆非公务员。

“很多人以为,能进入国营电视台工作就是有了‘铁饭碗’、就是当一辈子的公务员,所以‘能理解’(张)钟霖和我(刘振业)这一待就是14、15年,其实让大家很意外的是…我们都不是公务员!”

刘振业在面子书贴文称,早在几年前也曾萌生去意,但语音界翘楚的语音老师陈丽珠曾说过“还能坚持下去的,就再撑著吧,再怎么说,国营电视台都要有个像样的华语新闻,不能让人瞧不起!”。

“到了今天…这个交待守不住了、也撑不住了!”

刘振业说,2021年4月12日是他最后一次在RTM播报新闻 ,2006年7月3日则是他第一天上班的日子。

他也提到,这么多年来,早期在工作上合作的前辈们,除了让他累积了无数编、采、写、画面剪接等经验,别组同事曾笑说“干脆把床搬来公司睡”。

而张钟霖则表示,他昨晚4月13日播报完最后一节晚间新闻,心理难免五味杂陈,但也如释重负,本身在大马国营电视台的10年主播生涯,就此画上句点。

他说,他在2006年大学毕业后,先在南洋商报总社当记者,一年半后2008年1月1日正式加入国营电视台的TV2华语新闻至今前后一共14年,一开始先当电视记者直到2011年才开始在当时被称为Tvi频道播报轻松趣闻;2012年开始在《TV2华语新闻》当主播。

他说,本身从不会剪辑和语音不达标到今时今日可以独当一面完成采访、写稿、录音、剪辑、制作、主播,他要感谢的人很多,包括一起共患难、共担当和共进退的刘振业。

他也期许本身在即将迈入不惑之年可以学习新事物,在新的环境开始新生活。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18: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新闻自由日回顾:大马媒体遭打压六十载

2021/5/3 7:47 pm  更新: 2021/5/3 7:54 pm

国盟政府在去年3月上台,通讯及多媒体部长赛夫丁阿都拉曾表态,政府将致力捍卫新闻自由。

然而,14个月过去,多家媒体不但受到针对和调查,2021年的世界新闻自由排名也下跌18位,排在第119名。这显示,马来西亚在新闻自由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盟执政不久后,全国便实施限行令以遏制2019冠病疫情。政府也以疫情为由,禁止非官方媒体采访大部分的政府和官方活动,影响非官方媒体的工作。

然而,这样的做法在马来西亚并非是新鲜事。

配合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日,《当今大马》整理了一份清单,列出这个国家与新闻自由有关的重大事件。

1961年:巫统铁腕控制《马来前锋报》

《马来前锋报》于1939年创刊,曾是不受政治干预的独立马来报章。然而,巫统在1961年拿下该报章拥有权后,报风也变得倾向政府。

据悉,《马来前锋报》受令全力支持政府,限制采访其他政党,并为部长提供更多曝光率,对于错误的政策则需提供“建设性”的批评。

1961年,时任总编辑赛扎哈里(Said Zahari)为抗议巫统干预编辑事务,毅然带领职员发起罢工,捍卫新闻自由,之后更被无审讯拘留长达17年。

巫统一直掌控《前锋报》至今,间中报章也从《马来前锋报》改名为《马来西亚前锋报》。

2019年希盟执政后,《前锋报》因财务问题被迫关闭。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前锋报分会主席道菲拉萨(Mohd Taufek Razak)当时直言,这是政党控制报章的恶果。

不过,希盟执政22个月后就倒台。《前锋报》也在去年7月复刊,业主为Media Mulia私人公司。

1987年:政府查封《星报》、《星洲日报》及《祖国报》

1987年10月27日,时任首相马哈迪所领导的国阵政府,以“遏制种族紧张”为由,发起茅草行动,逮捕逾百名政治领袖和社运分子。

隔天《星报》头版刊登被捕人士的肖像,并写上“被扣者”(detained)作为头条。

报道刊出后,政府一口气查封《星报》、《星洲日报》与《Watan》三家报刊。直到隔年3月,这三家报刊的出版准证才获得恢复。

后来,马华投资臂膀华仁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星报》后,其编采运作也受到控制。

2003年:警方突击检查《当今大马》

2003年1月,警方亲临《当今大马》办公室,充公编采部19台电脑。

警方的充公行动也导致新闻网站暂停运作,但10小时后获支持者协助和借出电脑而恢复上线。

当时巫青团是针对一篇“读者来函”讽刺该团具有种族主义思想而向警方报案。

2006年:亵渎伊斯兰先知漫画风波

1945年创刊的《砂拉越论坛报》(Sarawak Tribune),因刊载丹麦日德兰邮报(Jyllands-Posten)亵渎伊斯兰先知漫画,最终在2006年2月9日遭政府吊销出版准证。

这份报刊后来以《新砂论坛报》之名,在2010年重新复刊。当年,《光明日报》也因同样风波勒令停刊长达两星期。

2010年:媒体遭遇系列审查,并收到要求解释信

该年2月,时任《星报》执行编辑古纳士卡兰(P Gunasegaram)因撰写质疑女穆斯林遭鞭笞的评论,收到内政部的要求解释信。《星报》为文章道歉,强调无意羞辱或冒犯穆斯林。

4月,NTV7时事论坛节目《非谈不可》制作人黄义忠“为抗议政治力不当干预和媒体自我审查”而辞职。同月,国阵据称担忧诗巫补选胜算,下令抽起第二电视台《前线视窗》节目的巴贡水坝记录片。

同年9月发生988电台《早点说马》噤声风波。当时,该电台时任行政总监黄莉娥、高级经理陈嘉荣及《早点说马》主持人迦玛鲁丁疑因在节目中访问同性恋牧师欧阳文风而遭革职。

2015年:政府冻结The Edge财经与周刊

内政部于2015年7月27日冻结The Edge媒体集团属下两份报刊《The Edge财经日报》与《The Edge周报》的出版准证长达3个月。这两份刊物当时追击一马公司丑闻。

The Edge随后挑战内政部冻结令,隆高庭同年9月21日撤销内政部的冻结出版决定。2018年,高庭也裁决,政府必须为冻结这两份刊物赔偿1126万令吉。

2016年:一马案报道导致《内幕者》封锁

2016年2月25日,政府以一则有关反贪会咨询小组调查一马公司案的报道“令人混淆”为由,封锁了《内幕者》,阻止网民继续浏览。

随后,《内幕者》在同年3月14日宣布,The Edge媒体集团基于商业考量,将从3月15日起,关闭《内幕者》。2017年,《内幕者》改以《透视大马》回归。

2020年:媒体受到系列调查

5月:《南华早报》记者塔丝妮(Tashny Sukumaran)报道政府大逮捕无证移民,而遭警方调查。

6月:医疗新闻网站《CodeBlue》总编辑巫淑玲因报道柔佛新山中央医院(Hospital Sultanah Aminah)2016年10月火灾的调查报告,而遭警方援引刑事法典和官方机密法调查。

7月:《半岛电视台》因为拍摄一支纪录片,指控大马政府在对抗2019冠病期间恶待无证移民而遭警方调查,其吉隆坡办公室也被搜查。该纪录片的孟加拉籍受访者拉央卡比(Mohd Rayhan Kabir)也遭遣返回国。

2021年:《当今大马》因读者留言而被判罚款50万

今年2月,《当今大马》因读者留言而被联邦法院裁定“藐视法庭”,并且重罚50万令吉。联邦法院认定,这项刑罚符合公共利益。

以上诉庭主席罗哈娜(Rohana Yusuf)为首的联邦法院七司,于2月19日以6对1的比数裁定《当今大马》藐视法庭罪成,另一答辩人颜重庆则罪名不成立,免于刑罚。

这是《当今大马》创立21年以来,首次被法庭判定藐视法庭。

尽管如此,《当今大马》在同一天发动筹款,顺利筹获超过有关数额的捐款,并在隔周缴付罚款。



《当今》向联邦法院申请,检讨藐视法庭案判决

2021/5/12 4:43 pm  更新: 2021/5/12 5:01 pm

联邦法院裁定“藐视法庭”罪名成立,并罚款50万令吉近3个月之后,《当今大马》如今已向联邦法院申请,检讨和搁置有关判决。

《当今大马》的代表律师苏仁达(Surendra Ananth)已在上周入禀申请。

该项申请要求搁置“藐视法庭”判决,以便联邦法院能重新聆审。

“联邦法院在2021年2月19日的多数判决牵涉特定的课题,而申请方(当今大马)却未获得陈词的机会。”

“这已违反自然公正的规则。”

“该项多数判决抵触了《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98(2)条文。”

《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98(2)条文阐明,遵守某项注册自愿行业准则,可作为控罪、行动或任何诉讼的辩护。

6月11日案件管理

对于这次罕见申请,法庭已择订6月11日执行线上案件管理。

去年6月15日,总检察长依德鲁斯因《当今大马》5则读者留言涉及“贬低”司法体制,向联邦法院提控《当今》及总编辑颜重庆藐视法庭。

今年2月19日,上诉庭主席罗哈娜(Rohana Yusuf)为首的联邦法院七司以6对1 的比数裁定《当今大马》藐视法庭罪成,但颜重庆则罪名不成立,免于刑罚。

罗哈娜、马来亚大法官阿查哈(Azahar Mohamed)、东马大法官阿邦依斯甘达(Abang Iskandar Abang Hashim)、联邦法院法官莫哈末扎瓦威(Mohamad Zawawi Salleh)、王南吉及阿都拉曼瑟布里(Abdul Rahman Sebli)认定,《当今大马》藐视法庭,而且重罚符合公共利益。

而唯一有不同看法的法官是娜丽妮(Nalini Pathmanathan,上图),她认为,《当今大马》已反驳了《1950年证据法令》第114A条文的假定。

法庭当时宣判,罚款《当今大马》50万令吉,这项判罚也比总检察署要求的20万令吉罚款更加高。

尽管如此,《当今大马》在同一天发动筹款,顺利筹获约75万令吉的捐款,并在隔周缴付罚款。

联邦法院本次判罚引起各界的关注,律师公会直言,这不利于网络媒体的新闻自由,同时会引发社会寒蝉效应。



NUJ发布报告,直指政府威胁大马新闻自由

2021/5/5 9:32 pm

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配合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发布《2020年马来西亚媒体报告》,直指在国盟政府治理下,大马媒体正面对更多的阻碍和限制。

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总秘书陈城周今天发表文告点出,大马媒体除了面对骚扰和压迫,一些记者遭到不公平的解雇。

“《2020年马来西亚媒体报告》揭露了大马媒体如今所面对的许多困难和障碍,一些记者因为撰写新闻而遭遇骚扰及人身攻击。”

“此外,国盟政府也以所谓的报道不准确为由,传召一些记者及外媒通讯员问话调查,侵犯了媒体自由。”

“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在《刑事法典》及《官方机密法令》下受调查。”

“我们由衷希望,透过讨论这一系列关于记者课题的讨论,能够让政府关注言论及新闻自由。”

“这些案件都对言论自由不利,而且打击了新闻自由,值得政府、传媒及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2020年马来西亚媒体报告》中也强调,马来西亚在无国界记者新闻自由度排行榜中,是跌幅最大的国家,一共下跌了18个名次。

报告也提及过去一年来,数名记者遭打压的例子,比如电台主持人张家扬因为一则涉嫌侮辱王室的面子书贴文而被延扣问话、医疗新闻网站《CodeBlue》总编辑巫淑玲因报道2016年柔佛一所医院火患成因而被警方传召、以及《南华早报》记者塔斯妮(Tashny Sukumaran)报道政府大逮捕无证移民,而接受调查。

此外,该报告也提到《当今大马》因为读者留言,被联邦法院裁定“藐视法庭”罪成,罚款50万令吉一事。

记者遭不公解雇

另一方面,陈城周提到,除了面对骚扰和新闻自由紧缩外,如今大马记者还需应付不公解雇的问题。

他说,2019冠病爆发以来,不少媒体机构与其他经济领域一样,都面对财务困境;尤其传统平面媒体更是首当其冲,而一些财务陷困的媒体机构开始不当裁员。

他续说,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也被迫协助会员追回应得的赔偿。

如此一来,陈城周呼吁政府单位,尤其是负责媒体福利的相关部门,严正看待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发布的《2020年马来西亚媒体报告》。

“我们希望政府提出适合的解方,立刻处理这些课题。”

根据陈城周,这份媒体报告是经过详细的查究,并且在国际记者联盟(IFJ)亚太地区分会协助下,深入探讨了媒体从业员的多元及性别讨论、2019冠病疫情对媒体业的影响、新闻自由的发展,以及马来西亚媒体评议会的成立课题。

除了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无国界记者组织日前同样指出,大马新闻自由情况在2018年大选后大幅改善,但却在首相慕尤丁上台后再度下滑。

“2020年更专制的政府上台后,大马媒体面对检控、警方搜查、驱逐(记者及一名吹哨人)及公然侵犯记者保密消息来源的原则。”



三组织疾呼停止查记者,“失败政府才会恐吓媒体”

2021/5/24 2:13 pm

警方调查媒体的动作频频,独立新闻中心(CIJ)、独立媒体运动(Geramm)及大马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联合呼吁政府停止调查记者及媒体机构,加速设立媒体评议会,创造独立且透明的媒体自治环境。

三组织今日发出联署文告称,警方分别在5月10日及18日两次传召《当今大马》人员问话,而今年已有至少5次传召媒体从业员调查的记录。

“新闻媒体不应因为履行媒体的职责,即刊登文章,而遭受政府传召和恐吓。政府应该专注于彻查警方的不当行为,而不是调查这些记者。”

确保公共问责

它们强调,理想的民主社会中,警方与媒体应是互相依靠和共生关系,媒体需要警方提供攸关公共利益的资讯,而警方也需要媒体协助传播关于罪案防范的讯息。

“媒体和警队都需要确保公共问责,公民有权知道重要的讯息。媒体的职责是报导政府的不当行为,不应该为履行如此基本的职责而遭到调查。”

“失败国家政府才会限缩媒体空间,尝试恫吓媒体制造噤声效应。”

三组织认为,良好的民主社会应允许资讯、观点和意见自由地传播和交换,促进公众形成自身的看法和不同立场,最终倡导良善治理和高度问责的国家社会。

提出四大诉求

有鉴于此,三组织呼吁政府立即停止恐吓惩治媒体,乃至钳制与批评异议。

它们提出的四大诉求如下:

(1)停止基于媒体刊载的文章而传问媒体人员;
(2)撤销目前针对媒体的案件调查;
(3)启动独立的调查或听证(inquiry),探讨政府机关对付媒体的错误管理方式;
(4)设立大马媒体评议会,作为独立及透明的媒体自治单位,避免政府变成唯一能裁断什么是事实真相、规定那些资讯能或不能刊登传递者。

三组织也强调,公众在2019冠病的疫情危机之下挣扎求存之际,政府创建自由及持续可靠的媒体环境更为重要。

它们也提醒,相较于2020年,大马的在无国界记者(RSF)的新闻自由排名已在短短一年中滑落18个名次。

数家媒体受查

5月10日,警方传召《当今大马》编辑及《KiniTV》记者录供,调查关于内政部长韩沙再努丁据称干预警队事务的报道。

5月18日,《当今大马》再有记者及助理编辑遭警方传召,这次则是有关格纳巴迪(A. Ganapathy)疑在警察拘留所遭施暴而丧命的报道。

今年以来,国内已有多个媒体遭警方调查的案例。5月1日,《Astro Awani》新闻主持人播报新闻时,因批评巨额罚款不合理时使用“用膝盖想都知道”等字眼,遭警方调查。

4月底,中学生艾恩揭露校内强暴玩笑事件后,内政部指《当今大马》和《中国报》扭曲副总警长阿克里沙尼记者会言论而扬言彻查。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1-7-29 12: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去年贴文揭扣留所难民惨况,社运人士被控

2021/7/27 12:13 pm  更新: 2021/7/27 12:19 pm

非政府组织“难民避难所”(Refuge for the Refugees, RFTR)创办人柯玉莉去年在面子书发文批评移民局扣留所不人道对待扣留者,结果遭警方调查,如今更被控上法庭。

柯玉莉今早于吉隆坡地庭面控,控状是不当使用网络设备发表冒犯声明,惟她不认罪并要求审讯。

根据控状,柯玉莉在去年6月5日凌晨5点30分左右,涉嫌触犯《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第233(1)(a)条文。

根据第233(3)条,一旦罪成,她将被罚款最高5万令吉,监禁不超过1年,或两者兼施。

承审本案的法官是艾德文(Edwin Paramjothy)。

柯玉莉不认罪后,主控官诺黛雅娜(Noor Dayana Mohamad )向法庭申请,让柯玉莉以7000令吉保释。

惟柯玉莉代表律师梁信友向法官陈情,指控方要求的保释金太高,且柯玉莉倡导难民权益已近十年,并无潜逃风险。

梁信友续说,柯玉莉荣获若干奖项,如2017年由英女王伊丽莎白颁发的“英女王年轻领袖奖”。

“从被告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来看,她显然是与社区有着深厚连结的人。”

“我认为7000令吉的保释金过高,并谦卑地请求将之降低到2000令吉。这笔钱只是为了确保她出席审讯。”

法官最终同意,让柯玉莉以2000令吉交保,并择定9月6日为此案过堂。

妇女产后被扣押

去年6月,柯玉莉在面子书撰文,分享过去到扣留所协助妇女的惨况。该妇女生产后即遭逮捕,与宝宝被扣押在扣留所,里面环境恶劣、食物不足,甚至无法取得卫生棉。

不料,柯玉莉遭网民霸凌和攻击,有人甚至威胁其人身安全。移民局总监凯鲁再米也驳斥柯玉莉的指控,否认不人道对待扣留者,并恫言对付诽谤者。

较后,警方接获移民局投报,援引《刑事法典》第500条文(刑事诽谤)及《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不当使用网络及网络设备)调查柯玉莉。



揭弊者不应受对付,近80公民团体要求撤控柯玉莉

2021/7/27 8:46 pm

社运人士柯玉莉因为去年指控移民局扣留所不人道对待扣留者,而于今早被控上法庭后,近80公民团体及一个国会小组先后要求政府撤控,并改革扣留所的恶劣环境。

其中,数十个公民团体发表联署文告批评,政府不该对付揭露问题的人,反之应独立调查移民局扣留所,但执法单位如今却选择对付揭露问题的人。

因此,他们要求政府撤销所有针对柯玉莉的控状,因为柯玉莉只是在行使《联邦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权。

此外,他们也要求政府,停用《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第233条,并着手审视及废除这条违反言论自由的条文。

他们强调,无法接受政府提控柯玉莉。

“道出真相不该是犯罪。伤害弱势群体,才是真正的暴力。”

这份文告是由人民之声、独立新闻中心(CIJ)、社会主义党、18岁投票等79个组织所联署,另有67名个人也参与署名,包括退休儿科医生阿玛星(Amar Singh HSS)。

要求独立调查滥权情况

文告续指,柯玉莉所述的情况,早在2018年就已由人权委员会(Suhakam)的年度报告揭露,包括女扣留者及孩童权益受损等问题。

“2018年,人权会形容移民局扣留所拥挤、不卫生、管理不善、缺乏基本设施如净水及食物,难以获得医疗服务,里头的母亲及婴孩处境不安全,卫生棉不足等等。”

如此一来,上述公民团体及个人也要求政府,针对移民局不当管理、不人道对待或滥权等情况,展开独立与透明的调查,并对人民公开调查结果。

他们续呼吁政府,停止威胁及恐吓维权份子及吹哨者、任意逮捕难民及移民,并确保所有移民局扣留所获得独立监督。

“政府应履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及《儿童权利公约》(CRC)下的国际人权义务。”

国会小组也促政府撤控

较后,国会跨党派监狱及扣留所改革委员会(APPGM)也加入声援柯玉莉的行列,并表明“揭露扣留所的骇人情况不是罪”。

他们同样要求当局撤销柯玉莉的控罪,并建议政府把力气放在替代监禁方案,以及扣留所的长期改革。

他们批评,现任政府不但没肩负起责任,立刻关注这个课题,更选择恐吓及提控发声的社运人士。

“扣留所环境恶劣是众所周知的问题,多年来许多组织已相继提出此事。”

“揭露扣留所的骇人环境不是罪,惩罚发声者无法解决问题或掩盖事实。”

这份文告由国会跨党派监狱及扣留所改革委员会的8名成员联署,他们是阿莎丽娜(巫统—边加兰)、罗哈妮(土保党—巴当鲁巴河)、威尔巴里(国大党—上议员)、努鲁依莎(公正党—峇东埔)、阿兹加曼(民兴党—实邦加)、刘镇东(行动党—前上议员)、阿迪巴(马大医药中心和艾滋病研究卓越中心)以及桑吉柯(人权律师)。

事缘,去年6月,非政府组织“难民避难所”(Refuge for the Refugees, RFTR)创办人柯玉莉在面子书撰文,分享过去到扣留所协助妇女的惨况。该妇女生产后即遭逮捕,与宝宝被扣押在扣留所,里面环境恶劣、食物不足,甚至无法取得卫生棉。

较后,警方接获移民局投报,援引《刑事法典》第500条文(刑事诽谤)及《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不当使用网络及网络设备)调查柯玉莉。

今早,柯玉莉被控触犯《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第233(1)(a)条文,即不当使用网络设备发表冒犯声明,惟她不认罪并要求审讯。



柔吉甲霹记者未获接种通知,维权组织促公开名单

2021/6/10 4:22 pm  更新: 2021/6/10 4:36 pm

媒体维权组织媒体之怒(Geramm)肯定政府让媒体工作者接种2019冠病疫苗措施,惟敦促公开5000名接种者名单。

媒体之怒今天在面子书发文告指出,这是为了让所有媒体机构确认没有遗漏任何成员。

媒体之怒也呼吁,全国冠病疫苗接种计划公布接种时间表,方便让媒体单位安排采访行程,将未接种记者的风险降至最低。

该组织指出,截至昨天为止,柔佛、吉打、马六甲及霹雳的记者尚未接获接种通知。

该组织希望媒体机构管理层可以让未接种的记者,自行选择是否要出外采访。

采访须遵守防疫措施

媒体之怒说:“那些别无选择的媒体工作者,特别是摄影记者及摄像记者,除了(要求他们)自主防疫外,我们呼吁各方合作,确保(在采访时)遵守冠病防疫措施。”

同时,媒体之怒说,媒体人员为了履行职责,而团结争取接种疫苗,这番表现让人振奋。

该组织强调,比起在家工作的媒体人员,当局必须加速为需要实地采访的记者接种。

勿派未接种记者外出

昨天,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也呼吁,媒体机构不要派遣未打疫苗的记者采访户外或室内的活动。

此前,媒体人员在推特发起抗议行动,纷纷使用#CucukMYPress和#VaccineforMediaMY标签, 批评政府虽把媒体人员定义为前线人员,惟疫苗计划从4月起至今,迟迟没有记者的份。

全国冠病疫苗接种计划协调部长凯里较后透露,媒体人员将在6月7日开始,陆续收到疫苗预约安排。

昨天(9日),共有98名本地和国际媒体工作者,在布城接种疫苗。



LFL促撤控柯玉莉,谴责政府用恶法对付吹哨者

2021/7/29 11:25 am

社运人士柯玉莉因去年指控,移民局扣留所不人道对待扣留者而遭提控。捍卫自由律师团(LFL)谴责政府试图压制民间的批评,并促立即撤销控罪。

“我们对《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不陌生,当局决定援引此条文来提控也不稀奇。”

“这是其中一个恶名昭彰的条文,经常用来对付社运分子,甚至是勇于批评政府及属下机构的民众。”

捍卫自由律师团协调员再益玛立(Zaid Malek)今天发文告指出,第233(1)(a)条文中异常广泛和含糊的字眼,赋予执法单位过大的权力来决定何谓‘冒犯’。

“因此,这项法令甚至被运用来对付,纯粹揭露移民局扣留所惨况的柯玉莉,尽管此事关乎公共利益。”

妨害公共秩序指控荒谬

再益玛立批评,政府钳制联邦宪法保障的自由表达权,其实已经违宪及不合理。

“指社运人士柯玉莉的揭弊,足以妨害公共秩序和道德而应遭到提控,根本是荒谬。当权者的贪污滥权,才是腐蚀我国民主制度的真正病源。”

“任何视吹哨者为罪犯的国家,都将失去道德正当性。”

前天,近80公民团体及一个国会小组也先后要求政府撤销柯玉莉的控罪,并改革扣留所的恶劣环境。

妨害公共秩序指控荒谬

再益玛立认为,如果政府拒绝撤控,则意味他们决定掩盖失误而非认错及改善弱点,宁愿让民众活在恐惧中,并压制民众公开讨论涉及公共利益的课题。

“我们要提醒,政府有义务维护宪法,保护所有马来西亚公民的自由发言权。”

“虽然自由不是绝对的,但宪法设下的限制并不禁止表达不满和批评政府和其属下机构。”

因此,他呼吁,政府废除《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1)(a)条文等恶法,立即撤销毫无根据的刑事控罪。

事缘,去年6月,非政府组织“难民避难所”(Refuge for the Refugees, RFTR)创办人柯玉莉在面子书撰文,分享过去到扣留所协助妇女的惨况。该妇女生产后即遭逮捕,与宝宝被扣押在扣留所,里面环境恶劣、食物不足,甚至无法取得卫生棉。

较后,警方接获移民局投报,援引《刑事法典》第500条文(刑事诽谤)及《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不当使用网络及网络设备)调查柯玉莉。

前天,柯玉莉被控触犯《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第233(1)(a)条文,即不当使用网络设备发表冒犯声明,惟她不认罪并要求审讯。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15: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反对国会限16媒体采访,维权组织抨妨害新闻自由

2021/9/9 4:59 pm  更新: 2021/9/9 5:01 pm

即将在9月13日开议的国会,限定仅有16家媒体机构进入采访。媒体权益组织联合要求国会下议院议长阿兹哈解释遴选标准,同时敦促国会立即撤除这项限令。

独立新闻中心(CIJ)、独立媒体运动(Geramm)和大马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M)今天发表联合文告,主张所有媒体必须获得公平报道国会的机会,尤其是在疫情期间。

“冠病疫情爆发两年了,媒体不能公平采访的问题悬而未决。一旦国会从9月13日至10月12日开议,媒体组织应该获准报道国会议会的自由。”

“任何限制媒体机构报道的举动,都是妨害新闻自由,尤其领导高层这时候大谈制度改革和良好治理。”

“我们要求议长解释,为何尤其不准特定媒体亲自采访国会议会。”

这三个组织指出,阿兹哈并没有交代遴选媒体的标准,进而质疑对方持双重标准且欠缺透明度。

它们指出,与去年10月的情况相同,国会只是允许部分媒体采访议会,本次获准采访的媒体名单只有些许调整。

这三个组织要求,国会立刻撤除限制部分媒体采访的指令,让媒体可以在不受歧视和干预下,履行职责和安全报道。

限16媒体71人采访

国会下议院议长阿兹哈昨天发文告宣布,第14季国会会议期间,仅有16家媒体,共71人获准采访议会。它们是4家国营媒体机构、11家私营媒体机构还有一个外国通讯社。

根据文告,获准采访国会的媒体包括:国营电视台(RTM)、新闻局、电影发展局(FINAS)、第三电视台(TV3)、每日新闻、Astro Awani、阳光日报、星报、太阳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纳班报》(Malaysia Nanban)、《当今大马》、Malaysia Now和法新社(AFP)。

文告说明,这是为了防止2019冠病疫情肆虐,以及遵守国安会和卫生部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

文告指出,国会将会为其他媒体机构准备Zoom视讯软体,方便采访国会议员或报道线上记者会。

文告也称,所有媒体工作人员必须在国会开始三天前,接受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并向国会出示筛检结果。

文告补充,只有完成接种疫苗和筛检结果呈阴性的媒体人员获准入内。

去年11月2日,国会下议院复会。国会行政处当时宣布,只有15家指定媒体可以进入国会大厦内采访,每家媒体只准委派1名记者及1名摄影或影音记者采访。



凯丽无悔揭一马丑闻,遗憾大马媒体自我审查严重

Nov 3, 2021 12:34 PM  更新: 12:34 PM

《砂拉越报告》主编凯丽因揭露一马公司丑闻而陷法律泥淖,尽管面对各种形式的骚扰,惟她不曾因此感到后悔

丽因(Clare Rewcastle-Brown)是在昨晚出席一个由多个媒体组织联办的线上论坛时,受询是否曾为过去多年因报道和揭露一马公司丑闻,却因此面对各种骚扰而感到后悔。

“不,这些骚扰显示我正在做着对的事情。我激起了这样的反应,这意味着我在做着对的事情。”

凯丽也在论坛中赞扬本地媒体坚持报道真相的勇气,并坦承她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享有着一些本地记者所没有的自由。

在砂拉越出生的凯里透露,大马政府尝试以一些对付本地异议媒体的骚扰手段来对付她,包括对她兴诉刑事诽谤罪,但她的英国国籍得以让她避开这些骚扰。

“我在我所属于的司法管辖范围得到很多保护。这里的政府(英国)把(大马政府)这类伎俩视为是可笑、恐怖和令人厌恶的手段。”

“当我面对外国所发出的刑事诽谤通缉令,不管是英国还是欧洲,他们都会说,我们没有这些法律,记者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

媒体自我审查日益严重

另一方面,谈及马来西亚的媒体自由,凯丽表示,希盟政府倒台后,本地媒体的自我审查现象日益严重。

“作为一个国外的读者,我看得出马来西亚记者采访时的紧张感。”

“毫无疑问,你现在会在媒体之中看到自我审查。而第14届大选后短暂出现的媒体自由,并不存在这种自我审查。”

她认为,马来西亚政府必须学习接受批评,而且认为批评是带来好处的,至于本地媒体则应该积极推动此事。

这场线上论坛是由独立新闻中心(CIJ)、独立媒体运动(Geramm)与自由电影网络(FFN),配合“终止迫害记者有罪不罚现象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to End Impunity for Crimes Against Journalists)联手举办。

活动主办方也推出了《紫皮书》,提供国内记者一些指南,包括了在遭到警方逮捕或面对法律问题时,应该要如何保护自己。

人民推动政府宽绑媒体

《当今大马》执行长詹德兰(Premesh Chandran)在论坛上发言时,表达了对大马的新闻自由进展相对乐观。不过,人权律师西蒂卡却不认同。

詹德兰进一步解释,大马的新闻自由在过去20年来有许多变化,尤其比较他在20年前初创《当今大马》时,如今政府对媒体确实有所宽绑。

“我不是说(政府对媒体)没有压迫了。我要强调的是,基本层面有所变化。“

”人们想要什么,他们所阅读的……人们已不再要一个俯首的媒体。与其说政府对媒体更加宽松,应该是说人们已经有所行动。“

詹德兰也说,公民团体的任何诉求,都不会让新闻自由变得更好;但民众对独立和批判性媒体的要求,将为所有记者带来更好的未来。

“如果我们要改变这个国家的法律,不是通过联署,而是通过人民的诉求,并罢看不独立的媒体。“

需法律援助来对抗骚扰

另外,《The Vibes》编辑依玛努尔(Emmanuel Samarathisa)表示,媒体机构若有法律援助,将有助对抗政府机构的骚扰和打压。

“我有数次因为撰写的文章而遭警方传召,因为有律师的陪同,我可以很有信心的应付这种情况。”

然而,他认为有法律援助,还是不足以减少当局对媒体机构的骚扰。

依玛努尔表示,像他这样的记者必须时常评估,是否值得为了一些报道而冒法律风险,以对抗政府或非官方机构。

他也鼓励国内的媒体业者,尽管面对严峻的现实考验,仍必须要保持坚定。

“我们(作为记者)仍要继续打好仗,这是我们作为记者的目的。”



99年11月11日:马哈迪9天内“催生”《当今大马》

詹德兰  Nov 11, 2021 3:28 PM  更新: 3:40 PM

1999年11月上旬,举国欢庆屠妖节,时任首相马哈迪却没有悠闲地坐在那里吃姆鲁古,而是心里盘算些什么。

3天后,也就是1999年11月11日,马哈迪解散国会,为马来西亚第10届大选拉开帷幕。

少有人相信,他会在屠妖节和圣诞节期间举行全国大选。当时,他与副手安华有间隙,马来西亚陷于亚洲经济危机。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案也尚未通过,没有所谓的选举糖果效用。

那时距离国会届满还有超过半年,我们原以为还有更多时间准备。《当今大马》刚设立于八打灵再也一家店屋,只有三名正在受训的记者,以及一名网站设计师。当时的《当今大马》网站就是这样的。

不容错过的大好机会

我记得当时骑着kapcai(小型摩哆)去找颜重庆商量,显然我们都还没准备好。所以,我们要放弃报道大选么?还是,我们可以写几篇报道,使用电邮分享,并建立电邮列表?

当时我们已策划一年多,但实际启动《当今大马》网站那一刻,我仍颤抖不已。

重庆比较乐观。他认为这次大选是不容错过的大好机会。我们能及时设立好办公室,并将网站准备好?我们有办法招募到志愿者吗?我们的朋友会帮忙?我们最终决定全力以赴。

几天后,选举委员会宣布11月20日为提名日,11月29日为投票日,是史上最短的大选竞选期。

这导致我们只剩几天来制作网站和设立好办公室。我刚学会如何在Windows 95使用Microsoft’s Frontpage HTML软体建制网站。我和重庆、我们的网站设计师一起将网站拼凑出来。

11月20日提名日当天,我们的记者和重庆写了几篇报道。我们使用56k拨号数据机上传第一批的报道。就在那几分钟,没有什么铺张的仪式,《当今大马》诞生了!

我想,我们还没意识到我们的旅程已然开始。我们没有当时首页的存档,但多亏有互联网档案馆,我们可以看到1999年11月28日的《当今大马》。

揭露中文报照片移花接木

没过多久,《当今大马》就迎来第一个独家报道。我们报道中文报章《星洲日报》在一张照片中移花接木,以阿都拉巴达威取代了安华。

起初,该报自辩说照片是为了反映国阵当前的领导层。然而数天后,该报总编辑即为修改照片而公开道歉,并称之为严重的错误。

读者涌来寻觅消息

《当今大马》继续报道选举新闻,有明显迹象显示,当时巫统的马来人基本盘已经分裂。11月29日大选当天晚上,政府控制的主流媒体延迟报道选举结果,直到马哈迪轻松重新掌权。

当时,我们的报道揭示,伊党是“烈火莫熄”的最大受益者,攻下吉兰丹和登嘉楼;公正党也表现良好,读者随即涌向《当今大马》,寻觅最新消息。

然而,非马来人选民支持马哈迪和国阵,导致行动党中坚领袖林吉祥和卡巴星双双落败。从那以后,马来西亚人就转向《当今大马》,追踪选举结果。

下个周六,2021年11月20日,是《当今大马》的22周年纪念。

请在下周继续浏览《当今大马》更多的故事,或许还有一些惊喜!



《当今》前记者报导环境性别,入围青年记者奖

Oct 16, 2021 12:44 PM  更新: 1:41 PM

《当今大马》前记者黄凯荟入围著名的汤姆森基金会青年记者奖的十大记者名单。

该奖项旨在嘉奖表现杰出的记者,其报导具启发意义,可引发公共辩论,以及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汤姆森基金会,本次入围的考量是根据黄凯荟若干环境课题及性少数议题的报道。

揭王室涉莱纳斯废料计划

其中一项是揭露彭亨王室涉及庞大的工业废料场计划,该废料场计划也包含莱纳斯稀土厂的水沥滤净化固体(WLP)废料的永久储存槽(PDF)。

报导刊登后,彭亨摄政王东姑哈山纳依布拉欣(Tengku Hassanal Ibrahim)从承揽上述工程的公司中撤股。

环境部较后也驳回莱纳斯永废槽的环境评估报告,要求该公司重新鉴定新的永废槽用地。

根据环评报告,莱纳斯原本建议的永废槽所在地触及集水区,间接影响关丹的主要生水来源关丹河,惟该公司否认此说。

黄凯荟另一篇报导则是揭露彭亨而连突县瓜拉淡美岭(Kuala Tembeling)的森林保留地部分土地遭解除宪报,以让路一项采矿计划,而该计划再次涉及彭亨王室。

黄凯荟也报导跨性别群体使用医疗服务时遭遇的困境。

供发展中国家记者参与

本次汤姆森基金会青年记者奖的十大记者入围者有:萨尔瓦多的卡门(Carmen Valeria Escobar Catillo)、印度的帕尔特(Parth Nikhil)、奈及利亚的萨玛德(Samad Uthman)、埃及的施萝可(Shrouk Ghonim)、乌干达的丹尼尔(Daniel Lutaaya)、哥伦比亚的塔蒂亚娜(Tatiana Pardo Ibarra)、孟加拉的依布拉欣(Md Ibrahim Khalilullah)、印度的玛茜玛(Mahima Jain),以及巴基斯坦的祖哈(Zuha Siddiqui)。

接下来,英国外国记者协会(FPA)独立评委小组将选出三名记者进入决赛,并于11月29日在伦敦宣布一名获奖者。

进入决赛的三人,每人可获得1000英镑的学习奖金。

此奖项是开放于发展中国家30岁以下的记者参加。

黄凯荟是在2017年9月加入《当今大马》,并在今年8月离职,前往台湾深造。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20: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记者报道救灾缺失遭传召,党团轰警方钳制媒体

Jan 4, 2022 8:10 PM  更新: 8:18 PM

《自由今日大马》记者因追踪报道政府救灾缓慢而遭到警方传召问话。数个媒体组织和统民党严厉谴责警方以调查之名骚扰、恐吓媒体

根据《人民邮报》(The Rakyat Post)报道,警方就《自由今日大马》(Free Malaysia Today)去年12月21日报道,传召该报记者肖恩奥古斯丁(Sean Augustin)明日给供。

独立新闻中心(CIJ)发表文告批评,此项调查是骚扰与恐吓媒体。

该组织表示,记者有责任向政府问责,特别是在危机时刻;同时提供及时的报道和准确的分析,以便查核事实,避免错误资讯广传。

“这有助于制约各种跟政府政策有关的迷思或者误导人的资讯。”

“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回应媒体报道的指控和说法,而不是限制或惩罚从事报道要职的媒体。”

另外,独立媒体运动(Geramm)也表示,媒体有权提出质疑,而当局有责任解释,而非妄自干预媒体。

该组织提议成立新闻评议会,让媒体自律及自主排解争议,而不是让当权者干预媒体。

独立媒体运动也援引法庭判例指出,媒体有权隐瞒匿名消息源的身份。

该组织补充,当局传唤媒体工作者问话时,应告知是以证人身份协助调查,抑或因有人举报而受查。

“这将有助于媒体事先准备,包括行使权利请律师陪同,以及加快问话过程。”

统民党副主席林伟捷则表示,当局应当优先赈灾或打击罪案,而非调查记者。

“统民党反对一切可能威胁媒体或记者的举动,媒体和记者是国家民主的支柱。”

指军队等不及指示迳自救灾

《人民邮报》的报道题为《等不及,军队出动救灾》(Fed up of waiting, the military rolls into flood relief),引述匿名消息源声称武装部队未经国家天灾管理机构(NADMA)许可,即执行救灾任务;雪州政府则不愿军队加入救灾。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首长阿芬迪(Affendi Buang)受访时称,其部队两个月前即处于待命,无需指示也可启动救灾。

国家天灾管理机构总监阿米努丁(Aminuddin Hassim)则否认此事,称该报道内容属“捏造”。



慕尤丁申诉电视上没国盟,“好像只有国阵竞选”

Nov 12, 2021 10:32 AM  更新: 11:05 AM  早上11点03分更新

国盟主席慕尤丁申诉在国阵掌权下,电视媒体一面倒几乎只播国阵的新闻,完全看不见国盟。

他嘲讽,如果只看电视新闻,人们会以为国盟没有参加马六甲州选。

他呼吁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允准电视台播放国盟候选人的新闻,以让候选人陈述政见。

“我呼吁,给我们候选人空间,让他们在电视上自我介绍。”

“昨天我看电视,好像没有其他党在竞选,只有国阵,希盟也有一点。但完全没有国盟。”

慕尤丁申诉,这样的情况显示国盟候选人没有得到公正平等的广播时间。

“我要求首相、通讯(与多媒体)部长安努亚慕沙和各个电视台,还有媒体对我们公平一些,以便在这疫情期间仍有空间和机会介绍我们的政党和候选人。”

敦促放宽拜访选民

此外,慕尤丁也呼吁政府放宽全面禁止实体竞选的禁令,强调候选人应该获准拜访选民。

“我们的候选人应该得到更多方便和自由,以展开实体竞选活动。”

“如果候选人没得拜访选民,我认为这会引起不好印象,似乎我们很骄傲,不愿意拜访选民。”

“要知道住在甘榜里的选民,都希望我们前来拜会,但却有着诸多限制。候选人应该得到通融才对。”

由于马六甲州选禁止群聚竞选,各党与候选人只能通过媒体或社交媒体等发表政见。

巫统控制官方媒体

目前,巫统是通过通讯与多媒体部长安努亚慕沙,掌控官方媒体。

国盟昨晚选在雪州沙亚南举行选举造势活动,并通过社交媒体直播。慕尤丁与伊党主席哈迪阿旺是压轴主讲人。

此前,安努亚慕沙指出,政府准备考虑让马六甲州选举的朝野政党候选人,使用国营电视台和电台竞选。

他指出,这是因为政府了解各政党与候选人在新常态时期,难以展开竞选活动。



代价再大,媒体也不能噤声

RK Anand  Nov 17, 2021 4:48 PM  更新: 6:21 PM

疫情屠妖节休假期间,与其贸然出门旅行,不如在家观看《网飞》的电视剧,而我的首选是《毒枭:墨西哥篇》(Narcos: Mexico)第三季。

简单来说,该剧叙述墨西哥毒枭蒂华纳集团(Tijuana Cartel)的崛起。该集团一直获贪腐政客和执法单位包庇,牺牲不少人命,累积庞大的势力与财富。

最新一季有个焦点值得一提,那就是蒂华纳集团的地盘有个叫“呼声”(La Voz)的媒体,无畏无惧,不懈地揭露时弊,与恶势力周旋。

虽说“呼声”是虚构的,但却是以现实为蓝本,即1980年创刊的蒂华纳杂志“Zeta”为原型。该杂志最为著称的是,不断揭露当地政府及联邦政府贪污、集团犯罪及毒品运输,但这也导致该杂志员工频频遭受威胁与攻击。

该杂志创办人赫克托(Hector Felix Miranda)和弗朗西斯科(Francisco Ortiz Franco)都惨遭杀害。前者是在1988年被当地政治人物的保镖杀害,而后者则是在2004年被一群蒙面枪手杀害,当时他死在孩子面前。

《当今》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距离蒂华纳1万4000公里远的吉隆坡,《当今大马》的创办人颜重庆(Steven Gan)和詹德兰(Premesh Chandran)依然健在,坚毅地站稳岗位,捍卫新闻志业。但对独立媒体机构来说,这条路并不轻松。

虽然他俩不像墨西哥和世界上其他同业,需要经常躲子弹,但是从《当今大马》在1999年烈火莫熄时代创立开始,就为了打破政府垄断资讯而遭遇不少挑战。

时任首相马哈迪所领导的政府,发动系列攻势,标签《当今大马》和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有牵连。

2001年,马新社报导引述马哈迪言论:“这些人(《当今大马》)简直像叛徒,怂恿外国人伤害自己的国家。”

他补充:“爱马来西亚的人民是绝不会支持《当今大马》的。”

当权者的攻势愈加剧烈时,两人与同事开会,讨论政府援引内安法令对付时的应变计划,比如说办公地点、由谁来接任领导等等,甚至谈到增加公司支票授权签名人等细节。

目标很简单,就是《当今大马》必须继续运作。

监督权力而非趋炎附势

马哈迪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马来西亚的从政者和掌权人不想遭问责,或自己的丑行遭揭露。那个时候,在野党领袖的新闻稿都弃如敝屣,异议者遭囚禁噤声。

然而,《当今大马》却与一般媒体不同,奉行的是另一种理念。当一通电话指示大家服从时,这个初出茅庐的新闻媒体却不愿呆坐无为、罢手干休或诈死认怂。

《当今大马》遵奉媒体自由的圭臬,因此,那些经常混淆听从政府指示与爱国精神的批评者相信这其中定有阴谋。

一马公司丑闻爆发,前首相纳吉在2014年以读者留言违法为由提控《当今大马》,逮捕以及关闭《当今大马》的威胁接踵而来。要不是纳吉自己废了内安法令,可能就会援引这条恶法。纳吉以种种高压手段,钳制异议。

颜重庆和詹德兰再次开会,商议如何应对可能的压制。

2018年全国大选,马哈迪率领的希盟意外地扭转局面,入主布城。然而,向来被视为是在野党喉舌的《当今大马》,仍然忠于自己的专业,继续问责新政府。

这20年来,警方接到数百份检举《当今大马》的报案记录,开启无数的调查档案,以及录取大量的口供。此外,《当今大马》还面对纷至沓来的法律诉讼。

去年,联邦法庭因《当今大马》评论区读者留言,宣判《当今大马》有罪,需缴付50万令吉罚款。今年3月,巫统主席阿末扎希指责庭案报导涉及诽谤,向《当今大马》索赔2亿2000万令吉。

不管面对什么阻碍、威胁和诉讼,《当今大马》仍然会继续担任国家的哨兵 ,对抗贪腐与滥权,只当看门狗,绝不当哈巴狗。

《当今大马》需要读者的慷慨支持,这样才能免于政治和商业损及编辑自主。《当今大马》如今步入22周年纪念,非常需要你的支持,让我们继续成为您的“呼声”(La Vox)。

为配合成立22周年,自己订阅或者馈赠订阅给亲友,皆可获得22%折扣,以一同支持独立媒体。

阿南(RK Anand)是《当今大马》执行总编辑。本文原文是英文,由中文组实习记者黄咏伦翻译为中文。



诗华日报

记者揭露违规持股 反贪一哥发制止函

2022年1月6日

(吉隆坡6日讯)反贪委会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占巴基委托律师楼,向揭露他不法行为报告的调查记者发出制止函。

调查记者拉丽塔(Lalitha Kunaratnam)在其个人推特上说,她收到来自阿占巴基委托的律师楼Zain Megat and Murad所发出的制止函。

据她上传的扫描文档,该要求函的目的是“停止并终止”(cease and desist)。

“我收到了来自反贪会首席专员的要求函。”

拉丽塔于去年12月在《Independent News Service》新闻网站,发布了有关阿占巴基不法行为的报告。

该报告题为《Business Ties Among MACC Leadership: How Deep Does It Go?》,是一个分成2篇的内容,详细说明阿占涉嫌滥权的行为,以及他在几家上市中的公司的关系和所有权的信息。

阿占巴基昨日在反贪委会及反贪顾问团(LPPR)召开的特别记者会上向媒体表示,他将会针对散播不实指控的人士采取行动,以免类似事件发生。

拉丽塔昨晚则在推特上回应,若反贪会首席专员要起诉她,尽管放马过来,因为她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

她更直言:“起诉我和他在大庭广众洗脏衣物无异。”

此事的最新发展是证券监督委员会将召见阿占巴基等人,解释阿占弟弟借用户头购买股票事件。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2-2-27 19: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防疫SOP无人能豁免,安努亚促媒体务必遵守

Feb 26, 2022 7:43 PM  更新: 7:43 PM

记者采访柔佛州选提名时,涉嫌没有遵守人身距离而挨罚1000令吉,引来外界批评,但通讯与多媒体部长安努亚慕沙捍卫执法单位做法,强调人人待遇一样。

《马新社》报道,安努亚今天在新山造访通讯部媒体中心后表示,任何人若不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都无法免于受罚,包括《1988年传染病预防及控制法令》所列明的罚款。

“SOP并非新鲜事……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宪报。”

“没有人能豁免,就算是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或部长都需要支付罚金,因此媒体人员也不能豁免。”

“(这次事件)就当作是个提醒,SOP适用于所有人……除了特定情形,各方要遵守SOP并不难。”

执法单位今早向《星洲日报》记者黄建荣开出1000令吉罚单,声称他在采访拉庆选区的提名程序时没有维持人身距离,违反SOP。

黄建荣表示,他当时正在向一名独立人士索讨联系方式,卫生局人员便向他开出罚单。他原本请求执法当局发出警告就好,惟遭拒绝。

安努亚曾多次陷入违反SOP争议。他曾在全面封城期间登门拜访前首相阿都拉,随后更把照片发在推特而招来网民挞伐,遭警方罚款2000令吉。

去年8月,安努亚造访饮食摊位时没戴口罩而惹来非议,但他辩称自己当时正在晨运,按照规定并不需要戴口罩。

不考虑安排电视辩论

询及政府是否会安排候选人在电视上公开辩论时,安努亚说这种做法并不适合。

“(通讯部)没有计划在电视上举行辩论。”

“有很多政党参与柔佛州选,很多议席有七角战和五角战……我们不能有所偏袒……或许全国大选可以考虑这么做。”



记者采访不应接SOP罚单,政府受促维护报道空间

Feb 26, 2022 4:01 PM  更新: 5:41 PM

柔州拉庆提名中心的执法单位今早以没维持身距为由,向《星洲日报》记者黄建荣开出1000令吉罚单,引来争议。公正党拉庆候选人扎米尔对此表示震惊,希望媒体将在柔州选举期间获得足够的空间,尽责报道选情

扎米尔(Zamil Najwah Arbain)发文告谴责,执法当局开罚记者的举动,形同恐吓媒体尽责报道。

“我很震惊,一名记者今早在提名期间,挨罚1000令吉。”

“其他媒体人员也在跟其他候选人沟通,但现场一名中文媒体的记者却挨罚。”

“我认为,此举形同恐吓媒体。他们必须在周旋期间,尽力为人民接触各种资讯和广泛报道。”

“我希望我们的媒体朋友会在有限但合理的限制下,继续获得为人民报道州选的空间。”

开罚单媒体“太严厉”

独立媒体运动(Geramm)代表诺阿占(Noor Azam Shairi)受访时提醒,执法当局本应在选举期间直至3月12日投票日,协助媒体人员安全且顺利执行他们的任务。

“执法当局有责任执行防疫程序,但开罚单给媒体并限制他们报道,实在是太严厉。”

“所有政党包括执法当局、候选人和竞选团队应该在选举期间,协调出安全报道的空间。”

他补充,前线媒体人员应该想办法降低染疫风险,同时兼顾为公众报道选情的责任。

当局应安排报道空间

独立新闻中心(CIJ)执行总监瓦莎奈度(Wathshlah G Naidu)说,政府和执法当局应该积极履责,安排安全的报道空间,鼓励前线媒体人员透明和负责任地报道。

她认为,执法当局的确应该落实安全措施,以确保人们维持身距,但同时也应该为媒体提供空间,可以在提名日公平接触不同的候选人和消息来源。

“媒体必须拥有平等的管道,接触参与选举的不同政党和人士,确保选举报道的讯息公平准确。”

今日较早前,执法单位今早在拉庆的工程部礼堂,向黄建荣开出1000令吉罚单,声称他在采访拉庆选区的提名程序时没有维持人身距离,违反守标准作业程序。

黄建荣表示,他当时正在跟一名独立人士交谈,跟对方要联络方式,当时卫生局人员便上前向他开出1000令吉的罚单。他原本请求执法当局发出警告就好,惟遭拒绝。

当局也向网络媒体《Malaysia Gazette》的两名媒体人员发出警告。

除了拉庆外,其他柔佛的提名中心也有出现限制媒体报道的情况。

柔佛新山南区副警区主任林日辉较后促请所有政党、公众人物和媒体,严守卫生部公布的标准作业程序,否则将毫不犹疑采取行动对付。



哈迪批媒体未审先判,“有罪与否都须受尊重”

Jan 9, 2022 9:27 PM  更新: 9:29 PM

伊党主席哈迪阿旺批评媒体未审先判,大肆报道涉嫌犯错的人之新闻,即使此事尚未获得法庭审理。

哈迪今日在社媒贴文发表上述论述时,虽未指明“涉嫌犯错之人”的身份,但此时恰好是反贪会主席阿占巴基“超额持股”风波炒得正热的时候。

他归咎“媒体自己当法官”的报道方式,是采纳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概念。

“他们秉持民主概念,认为人民之声就是上帝之声。”

“可是,我们是否要任意追随西方的所有创造物,以至于制造出令人混淆的认知和误导他人的错误论述?”

哈迪说,伊斯兰秉持人人需要受到尊重的原则,即使那人是有罪在身。

他续称,如果不尊重有罪之人,那也是一种罪过。

“但,西方世俗世界并不考虑罪恶与积德的问题。”

“我们是否要在这个世界变得腐烂,还是要像思想偏差的人一样,死后被抛入地狱?”

伊党肯定阿占洗脱指控

虽然伊青团要求阿占告假待查,但是伊党中央却有不同的立场,反而肯定阿占在之前的记者会上,已洗脱“超额持股”的指控。

不但如此,伊党指控,这次争议背后其实隐藏试图动摇首相依斯迈政府的阴谋。

伊党总秘书达基尤丁也表示,既然阿占否认指控,则如今举证的责任落在指控者的身上,否则就是鲁莽诬告。

另一边厢,玻璃市宗教司莫哈末阿斯里今天则批评,反贪会三个副主席袒护上司的作法“有失专业”,甚至要求干脆重组反贪会。他认为,他们三人不应该在调查尚未开始前,就过早捍卫上司。

阿占上个月14日遭揭露,超额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凭单,违反公共服务通令,也存有利益冲突。1月5日,反贪会顾问团主席阿布查哈(Abu Zahar Ujang)声称,阿占巴基其实是把自己的交易户口借给弟弟使用,不存在利益冲突,因此他们满意其解释。

较后,其他六名反贪会顾问跳出来与阿布查哈切割,强调那只是阿布查哈的个人意见,而且他们曾要求此案交给国会特选委员会调查,但没有受理。

证券委员会较后也表明会调查此事,因为阿占“借户口”的做法涉嫌违反《1991年证券业(中央存管系统)法令》。



突出依斯迈只用俄乌“冲突”,首相办抨当今扭曲言论

Feb 26, 2022 11:34 PM  更新: Feb 27, 2022 8:09 AM  晚上11点58分更新

《当今大马》报道点出,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只是将俄国入侵乌克兰事件,形容为“冲突升级”后,首相办公室出面批评它扭曲言论。

首相办公室今晚发文告,谴责《当今大马》的报道乖离依斯迈原来声明的原意。

“我们对《当今大马》的报道非常失望,贵报道显然偏离新闻稿原来的内容。”

“你没有突出首相对乌克兰冲突和其人民的关注,以及他紧急呼吁各方以国际法为基,通过协商友好地解决危机。”

“反观,你故意错引新闻稿的一个词,完全转移新闻稿的要旨。”

“看看你刊登的报道,你是暗示首相在淡化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首相采取强硬立场,反对任何国家的入侵行为,并呼吁各方捍卫和平。这跟一些国家对此危机,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同。”

两则声明皆无提“俄国”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依斯迈今日较早前的声明,或首相办公室事后发出的文告,都没有提到“俄国”一词,也没有具体说明乌克兰与哪个国家陷入冲突。

首相办公室的英文文告全文,可点此阅读;至于依斯迈今日较早前的声明,可浏览外交部在面子书的贴文。

除此,首相办公室在文告中指出,媒体拥有新闻自由同时,也有义务据实撰写文章。

“贵刊只是试图通过报道争取读者注意,而非报道真相。”

与新印谴责声明成对比

事缘,今日较早前,依斯迈沙比里提到大马政府密切关注俄乌冲突时,耐人寻味的是,他形容那是“冲突升级”,而非军事入侵行动。

这与邻国印尼和新加坡的谴责声明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亚洲新闻台》,新加坡外交部前天表示,他们对俄罗斯“在未受挑衅下入侵”乌克兰的行动,“严正关切”且“强烈谴责”。至于印尼政府,则形容俄罗斯展开的“军事攻击令人无法接受”。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今天进入第三天,根据报道,俄罗斯军队正从多个方向向基辅推进。



“为何文告不敢点名俄国”,沈志勤抨政府立场软弱

刘存全  Feb 27, 2022 12:58 PM  更新: 12:58 PM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进入第四天,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批评首相依斯迈昨天针对这次战争的文告过于软弱,没有点名谴责入侵者俄罗斯。

沈志勤也是前农业部副部长。他今天发文告表示,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昨天发布题为“乌克兰局势”的文告,令他感到失望。

“这个文告软弱且缺乏信念。”

“文告甚至没有点名入侵者俄罗斯。首相为什么那么害怕,不敢点名这个入侵者?”

他也批评,依斯迈文告无法代表马来西亚的外交立场,即维护和平、依循规则的国际秩序、用和平手段化解冲突。

沈志勤指出,这篇文告揭露了联邦政府的现况,领导层软弱、对国际事务没有立场。

愧对MH17死者家属

沈志勤也说,马来西亚是俄乌冲突的受害者之一,马航MH17客机就是被亲俄罗斯乌克兰叛军所击落。

他感叹,当MH17客机死者家属仍在国际法庭寻求真相与公道时,依斯迈却发布这种软弱文告,势必令死者家属失望。

“马来西亚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立场,与国际社会一同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动。”

2014年7月17日,MH17客机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途经乌克兰东部靠近俄罗斯边境领空坠毁,机上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国际刑事调查判定,这架客机是被亲俄的乌克兰分离主义分子所发射的导弹击落。

下周严厉质询外交部

沈志勤也预告,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将在下周传召外交部,汇报大马对乌克兰战局的立场。

他表示,身为上述委员会的成员,他会严厉质询外交部,确保大马政府妥当应付这场危机。

依斯迈沙比里昨天发文告,呼吁各方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和平及友好方案解决乌克兰“冲突升级”的危机。

首相办公室当晚再发文告,谴责《当今大马》的报道乖离原意,转移新闻稿要旨。无论如何,两篇文告都没有提到俄罗斯,也没有说明乌克兰是与哪国交战。

《南华早报》昨天引述消息人士报道,基于大马外交部之前误判俄罗斯不会入侵乌克兰,导致大马驻基辅大使馆在战事于上周四(24日)爆发后,才仓皇忙乱地撤离人员。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2-5-3 22: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要记者删照片不果,纳吉助理以F字粗口骂人

吴湘怡  Mar 10, 2022 4:08 PM  更新: 7:29 PM  晚上7点28分更新

前首相纳吉前天到柔佛东甲为马华候选人王祺翔助选,其助理路菲(Ahmad Lutfi Azhar)与在场记者爆发纠纷,更以F字英文粗口怒骂记者

纳吉是3月8日下午1点许,带着大批人马和支持者,到东甲卫星市小贩中心拜票。

在场的一名消息人士昨天告诉《当今大马》,正当纳吉与王祺翔用餐时,一队卫生局官员到来,准备与纳吉团队交涉,接着一名身穿浅青色衣服的男子走向卫生局官员。

“那名男子发现有人在拍照,就逮着一名戴有媒体证的人员,质问她在拍什么东西,还要求删除照片。”

凑近脸贴脸辱骂记者

“我听到那名记者拒绝(从命),并反问他是谁。他就说他是纳吉助理,并重复多次说明纳吉是他的老板(Najib boss saya)。”

“双方当时有一些争执,这男子以F字粗话怒骂她,还把头凑近她的脸部,气焰嚣张。”

“我看到那记者要求对方保持距离,但男子却再报以F字粗话。两人之后各讲电话,就没再继续争执了。”

卫生局人员要递罚单

消息人士表示,原本他也有在现场拍照,之后看到“纳吉助理”发飙,于是就停止拍照。

“只是他开始骂人过后,我也不敢拍了。”

根据消息人士,他当时也向在场的卫生局官员了解,获悉卫生局官员原来是准备把纳吉2月26日违规的罚单交给对方。

消息人士说,“纳吉助理”是以敏感为由,阻止记者拍照,进而怒骂记者。

“纳吉违反SOP是事实,为何要掩盖?那助理鸡毛当令剑,以F字粗口辱骂媒体,可能他是狗急跳墙,但也不应该。”

纳吉面子书当天也有上载到访东甲卫星市的照片。

事件获得其他人核实

《当今大马》也已跟其他消息人士核对上述事件,同时确认这名纳吉助理就是路菲(Ahmad Lutfi Azhar)。

路菲较后向《当今大马》发声明,承认前天与记者起冲突,并为这起“误会”道歉。

柔佛州议会在1月尾解散后,纳吉就频频到柔佛各地活动,并在竞选期间为多名国阵候选人助选,所到之处皆吸引人潮围观。

纳吉也是前国阵主席。他目前背负多宗贪腐罪等刑事案,其中SRC案已遭判罪成,尚待联邦法院的最后上诉。

柔佛选民将在3月12日投票。



纳吉助理道歉扣薪,“语气坚定但没辱骂记者”

吴湘怡  Mar 10, 2022 7:24 PM  更新: 7:26 PM

前首相纳吉的特别助理路菲(Ahmad Lutfi Azhar)承认前天与记者起冲突,并为这起“误会”道歉。

他今午向《当今大马》发表声明说,纳吉并不知道这起事件,而他本人的所作所为也跟纳吉无关。

宣称仅误会一场

虽然道歉,但路菲指前日的事故只是误会。

他也声称,虽然他当时语气坚定,但并没辱骂记者。

“我为那起误会真诚道歉。如果我看起来有冒犯,我也会寻求那名记者当前道歉。”

“我当时语气坚定,但没有辱骂。无论如何,我知道我错了,因为我不应该要求媒体删除照片,虽然她拍的是我的照片,而不是纳吉的照片。”

一切与纳吉无关

路菲也声称,当天他表现异常,可能是当时天气炎热,再加上路途奔波,身体疲累所致。

“纳吉不知道这件事,与他无关。他甚至不清楚发生了这件事,因为他当时在其他地方会见人们。”

“我告诉纳吉这件事时,他也训诫我,说我们不应该这样。”

路菲续称,纳吉表示虽然路途奔波,但这不应该成为发飙的借口。

为此,他献议扣除自己本月的薪水。

F字粗口骂记者

《当今大马》在约三小时前报道,纳吉前天到柔佛东甲为马华候选人王祺翔助选时,路菲与在场记者爆发纠纷,更以F字英文粗口怒骂记者。

柔佛州议会在1月尾解散后,纳吉就频频到柔佛各地活动,并在竞选期间为多名国阵候选人助选,所到之处皆吸引人潮围观。

纳吉也是前国阵主席。他目前背负多宗贪腐罪等刑事案,其中SRC案已遭判罪成,尚待联邦法院的最后上诉。



查明采访记者没违令,凯里下令取消千元罚单

Feb 27, 2022 6:20 PM  更新: 6:26 PM

尽管通讯与多媒体部长安努亚慕沙捍卫柔佛执法单位的做法,但卫生部长凯里已下令,取消《星洲日报》记者黄建荣的1000令吉违令罚单

经过评估争议事件后,凯里认为,记者并没有犯错。

“我已经检视那份报告,发现不是他的错。”

“我已经吩咐执法官员……若记者在工作,请先给他们警告。”

“如果不是他或她的错,记者正在采访等,请别开罚单。”

“但也请记者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

凯里今天是在新邦令金出席活动后,告诉媒体上述最新进展。

卫生官员开罚单引争议

昨早,执法单位在拉庆的工程部礼堂,向黄建荣开出1000令吉罚单,声称他在采访拉庆选区的提名程序时没有维持人身距离,违反守标准作业程序。

黄建荣表示,他当时正在跟一名独立人士交谈,索讨联络方式,当时卫生局人员便向他开出1000令吉的罚单。他原本请求执法当局发出警告就好,惟遭拒绝。

当局也向网络媒体《Malaysia Gazette》的两名媒体人员发出警告。

此举招来公正党拉庆候选人扎米尔和媒体权益组织的抨击。但安努亚慕沙昨天却强调,任何人若不遵守标准作业程序,都无法免于受罚,包括《1988年传染病预防及控制法令》所列明的罚款。



媒体遭疫情政治夹击,CIJ吁续推媒体评议会

May 3, 2022 6:55 PM  更新: 7:20 PM

今天是世界新闻自由日,独立新闻中心发布2021年大马媒体前景简报,并疾呼政府推动媒体改革,以符合新闻自由和国际人权标准。

独立新闻中心(CIJ)执行总监瓦莎奈度(Wathshlah G Naidu)今天发文告指出,虽然大马在无国界记者(RSF)公布的“2022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中排名第113,比2021年的第119名好,但仍远低于2020年的第101名.

“这项排名显示,大马媒体于2021年遭受2019冠病疫情和政治动荡夹击,而处于苦苦挣扎。”

受疫情与政局冲击

瓦莎奈度指出,媒体工作者去年需应对全新政治局势冲击,如紧急状态、新法律和当局缺乏政治决心成立媒体评议会(Malaysian Media Council)的处境。而冠病疫情也持续带来挑战,比如采访听证会和国会公听会时面对各种限制。

此外,她批评,政府仍沿用恶法对付媒体和记者,诉诸恐吓伎俩、任意的威胁、警告甚至诉讼,以钳制具有批判意义的报道。

“政府没有打算废除或修改这些法令。去年数项对媒体不利的法庭判决,更是加剧整体的寒蝉效应。”

大马媒体前景简报就列出了近年媒体遭遇的数项恫吓手法,包括《当今大马》因读者留言而被判藐视法庭罪成,反贪会主席阿占巴基起诉吹哨者拉丽塔(Lalitha Kunaratnam)、前卫生部长阿汉峇峇就其发表“西班牙苍蝇”(Spanish Fly)的言论举报《人民邮报》(The Rakyat Post)。

瓦莎奈度也认为,媒体在“新常态”采访示威和选举时仍面对安全问题,一些记者甚至被指为违反标准作业程序而挨罚,令人质疑政府是否履责提供媒体安全的报道空间。

尽管如此,她直言也有一些积极的发展,例如媒体的广告收益比起2020年已有所回升。不过,政府的振兴配套仍未具体地解决媒体的财务困境,也没提供短期的财务援助,如税务奖掖、短期贷款和政府的广告等。

提四媒体改革建议

有鉴于此,瓦莎奈度表示,独立新闻中心敦促政府刻不容缓地落实四项媒体改革。

该组织首先要求给予媒体平等的采访权,不管对方隶属什么单位、性质和地理位置。同时,也不该限制媒体采访政府的记者会、活动、选举、公听会、法庭、国会和州议会。

“冠病不再是任意阻扰媒体采访的借口,任何为了遏制疫情扩散而设下的限制必须合法、有必要、合理及相称。”

独立新闻中心重申,政府应停止援引恶法来对付媒体,包括立即暂停使用印刷与出版法令、官方机密法令、煽动法令和通讯与多媒体法令,并检讨有关法令。而且,不能只继续停留在政治人物一贯的花言巧语和承诺。

再度促设立评议会

最后,独立新闻中心再度要求成立大马媒体评议会和媒体韧性基金(Media Resilience Fund)。

该组织相信,成立透明和独立的媒体评议会,有助于媒体自我规范,可避免国家介入惩罚媒体,同时可确保更为负责任和兼容的报道,以及减少政治和商业对媒体内容的影响。

“政府必须继续按照临时委员会草拟的法案,成立有关评议会。”

至于媒体韧性基金,独立新闻中心认为,这个基金可协助媒体工作者在复苏期间维持生计和运作。

该组织建议,由大马媒体评议会管理有关基金,可提供小额辅助金给个人或小型媒体机构,以抵消亏损,调整运作和开拓全新的运作模式。

为了让媒体享有自由,独立新闻中心也准备继续跟政府配合,拟定具体的改革方案。



大马新闻自由度回升6位,以第113名重登东盟榜首

May 3, 2022 9:54 PM  更新: 9:57 PM

无国界记者(RSF)今天公布“2022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报告,继去年下滑18名,大马的新闻自由度如今稍微回升6位。

今年,马来西亚在世界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13,位于萨尔瓦多(El Salvador)之后,衣索比亚(Ethiopia)之前。

东盟各国中,马来西亚重新取代印尼成为榜首,后者仅位列第117名,低过排在第115名的泰国。

排在印尼之后的东盟国家是新加坡(139)、柬埔寨(142)、汶莱(144)、菲律宾(147)、寮国(161)、越南(174)、缅甸(176)。

仍被界定为“处境艰难”

尽管如此,马来西亚仍被无国界记者界定为“处境艰难”的国家。

报告在解释马来西亚的媒体概况时指出,政府仍然在施压媒体和调查记者,以避免报道一些被视为禁忌的课题或批评政治人物和官员,比如反贪会主席阿占巴基起诉吹哨者拉丽塔(Lalitha Kunaratnam)。

此外,该报告也提到,王室是个极为敏感的课题。任何批判王室的报道和评论都可能遭到提控和严惩,以致媒体对有关课题自我审查。

马来西亚是在前年(2020年)取得史上最高的新闻自由指数,在全球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01;而最糟的一次则是2014年及2015年的第147名。

挪威排第一,朝鲜垫底

根据“2022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报告,全球新闻最自由的国家为挪威,其次是丹麦和瑞典。

朝鲜是排名最低的国家。中国从去年的第177名微升至第175名,香港从第80名下滑68位至第148名。反观,台湾从第43名上升至38名。

无国界记者(RSF)是一个致力保护记者免于迫害,同时推动新闻自由的国际组织,其总部设于法国巴黎。

今年,该组织采用一套新方法来编制“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为了反映新闻自由的复杂度,他们现使用5项指标来拟定排名,即政治脉络,法律框架,经济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和安全。

由于刚启用新方法,无国界记者提醒,要谨慎比较2022年和2021年的排名和分数。

“今年排名的资料收集是截至2022年1月,并会针对一些情况已大大改变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马里),更新他们在2022年1月至3月的状况。”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积分
124228

拿督准拿督太平局绅甲必丹部长局长良民软件功能探索比赛优胜者沙巴旅游达人旅游大使铜章(累积乐捐RM100以内)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2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移民局办事处大排长龙,保安怒吼阻媒体采访

May 14, 2022 3:49 PM  更新: 4:30 PM  下午4点20分更新

本地一家网媒采访移民局办事处排长龙时,却遭保安粗暴对待和辱骂。独立媒体运动(Geramm)发文谴责此事,并强调媒体有权采访。

独立媒体运动今日发文告批评,移民局恐吓媒体只会破坏对自己机构的形象。

“其实移民局本可以专业方式解决这件事,因为恐吓媒体只会损害自己机构的形象。”

“必须强调的是,现场报道是媒体的责任,也应该获得当局的配合,或至少给予(采访)空间。”

保安事后向警方报案

事缘,网媒《The Vibes》今早前往吉隆坡富都城市转型中心(UTC),采访移民局办事处涌现的人龙时,现场一名保安却要求记者离开。

这名保安似乎十分生气,对记者大声训话。当这名保安发现自己被拍时,还把记者的手机抢走。

《The Vibes》报道,现场公众谴责这名保安后,对方才把手机归还给记者。

事后,保安已向警方报案。

金马警区主任德尔翰(Noor Dellhan Yahaya)今天中午,向媒体证实接获这项投报。

赛沙迪捍卫记者采访权

另一方面,统民党主席赛沙迪也批评这起事件,捍卫记者采访的权利。

“记者的职务就是向公众报道真相。他们不应该受到骚扰。”

“任何公共或私人机构若有管理不当,都应以透明方式去解决,不能隐瞒。”

“这是我们的知情权,我们必须做得更好。”

马来西亚自4月1日重开国境后,护照申请需求量大增,移民局出现大批人潮,以更新护照出国。后来,移民局宣布废除线上预约系统, 延长办公室和柜台时间,以简化民众护照程序。



保安阻拦采访抢手机,记者不满警方不提公诉

May 16, 2022 3:30 PM  更新: 3:52 PM

网媒记者采访移民局不料遭保安阻拦,手机更一度遭夺走。记者不满警方仅是录取口供,而不提公诉。

事缘,网媒《The Vibes》记者克里斯蒂娜(Qistina Nadia)上周六到吉隆坡城市转型中心(UTC)采访移民局外大排长龙,也访问排队更新护照的公众。

不过,一名保安人员却横加阻拦,要求克里斯蒂娜离开。根据视频,这名保安大声呵斥克里斯蒂娜,而发现记者录影便出手夺走手机。

在场公众目睹全程情况,仗义维护记者,并斥责该保安。保安最终将手机归还给克里斯蒂娜。克里斯蒂娜随后向警方报案。

警方否认置之不理

金马警区主任德尔翰(Noor Dellhan Yahaya)受询时告诉《当今大马》,警方并没有要撇清关系,不理这宗案件。

他说,警方没有将案件列为“没有进一步行动”(no further action),而是列入“转交给推事”(refer to magistrate)。

“我们将案件列为移交给推事,而非没有进一步行动。警方已经录取双方的口供,调查后决定交给推事处理。”

“双方可以凭着报案书入禀推事庭,以采取进一步行动。”

记者追问警方为何要把案件交给推事时,德尔翰表示将发布文告澄清。

虽然警方没说明清楚,但一般上意味,要争执双方自行提出民事诉讼。

“没有刑事元素”

《The Vibes》今早报导,警方宣称保安阻拦记者采访一事未涉及刑事成分

报导提到,调查官向记者录取口供后不到一小时,警方就做出上述决定。

报导也引述德尔翰,指没有人遭受袭击,警方调查后发现不具刑事元素。

“案件不涉及刑事罪,没有犯罪元素,没有人遭到袭击。因此,投报者可以将案件转交给推事,以便采取民事诉讼。”



阻记者履责形同钳制媒体,NUJ促惩戒肇事保安

May 16, 2022 7:19 PM  更新: 7:22 PM

警方不打算调查阻拦采访的移民局保安后,大马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警告,若当局不采取行动,媒体采访时就会一再遇到干扰。

大马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M)今天发文告表示,有关当局不愿正视问题,令人感到遗憾。

“媒体采访受到干扰与阻碍并非新鲜事,但每次发生不愉快的事时,没有任何方面或负责部门敢于出面协助,以维护媒体人。”

“难道各方打算袖手旁观,等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在媒体人员身上时,才要采取严厉行动或修法保护媒体人员?”

该工会提醒,若没有采取行动对付肇事者,相同问题恐怕还会再发生。

盼尽速成立媒体评议会

新闻从业员职工会也说,媒体为人民发声,因此阻碍媒体人员报导公共议题,形同压制人民的知情权。

该公会也敦促政府保障媒体人员的权益,并且立即成立独立的媒体评议会,以代表所有新闻业者,并自我规范。

网媒《The Vibes》记者克里斯蒂娜(Qistina Nadia)上周六到吉隆坡城市转型中心(UTC)采访移民局外大排长龙,遭到一名保安人员横加阻拦,要求克里斯蒂娜离开。

这名保安大声呵斥克里斯蒂娜,更出手夺走手机。这名记者随后向警方报案。

不过,警方以案件没有刑事元素为由,拒绝进一步采取制裁。警方也称,投报者可以凭报案书入禀推事庭,以采取进一步行动。



政治漫画勾勒廿五年变迁,论者盼推进民主反思

陈泓凯  May 27, 2022 11:16 AM  更新: 11:16 AM

时评人潘永强与漫画家电话仔合著政治漫画《十分钟看懂大马政治巨变》,用漫画和简单的文字勾勒马来西亚1997年至2022年间的重大事件,冀望能启迪民智,反思民主改革运动。

该书是由电话仔画漫画,而潘永强则以文字梳理过去25年的政治与社会发展,主编为罗斌,并由文运书坊出版。

隆雪华堂青年团与文运书坊前晚在隆雪华堂为该书举行推荐,并举办实体讲座“跨党派协议即将失效,全国大选近在眉睫?”。

主讲人为潘永强、公正党丹绒马林国会议员郑立慷,以及大同工作室行政主任林宏祥。

既有体制未遭取代

潘永强主讲时感叹,整理这25年的变迁事迹后发现政治秩序的改变与重建实属不易。

“尽管过去25年,马来西亚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动员,希望改变、扭转、修正政治体制,可是既有的政治秩序有所动摇,却未解体或被取代。”

“这个政治秩序背后,有很复杂的利益关系:经济利益、政治权力、既有文化习性,并非在短期内就能够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尽管在过去25年的漫长历程中,(有人)作出各种尝试,却无法轻易动摇或取代这个秩序。”

他表示,政党虽然能够透过选举取得政权,但社会的运作模式、思维方式,却不会因此而轻易有所转变。

他举例,无论是哪个政党执政,人们依然希望政府提供津贴、拨款、政治委任、工程发包。

“比起政权轮替、政党结盟,这种社会运作模式或群众思维的改变,可能来得更加困难,更需要更漫长的时间(来实现)。”

以选举为中心的改革

此外,潘永强发现,马来西亚的民主化过程,是以选举为中心的运动,即将大部份改革力量,聚焦在选举活动或政党,期待透过选举完成民主化。

他表示,透过这个取径达成民主化的目标是合理的选择,惟这个方式却无助于动摇既有的社会运作模式和群众思维,因此是个不彻底的民主运动。

“即使(以选举为中心的民主运动)可以促成政权轮替,却没有触及社会各个层面,因此以选举为中心的民主运动,是不彻底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25年来,我们尽管有很多政治运动,却未能看到马来西亚社会运动有同步成长,并没有伴随着民主化过程发展起来。”

社运才能冲击社会

潘永强补充,所谓的社会运动,即是能够带来社会思想、观念改变与突破的运动,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

“这25年,我们最大、最有能量的社会力量,还是以选举改革为重心的净选盟。我们的民主化过程,只是把焦点放在选举,社会改革、社会开放做得很少。”

“新上台的政权,基本上是孤立的,因为马来西亚民主化是个单线作战的民主化,只有选举政治的推进,并没有伴随社运的崛起、发展。”

“社运发展停滞,导致社会层面的改革、变化,来得比较慢。”

他提醒,民主化并不仅仅在于政权更替,还包括社会观念、面貌的转化。

了解历史才不会茫然

郑立慷表示,《十分钟看懂大马政治巨变》是重要的文字记录,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避免过于片面地解读政治局势。

“如果我们有这些历史记录,虽然我们不曾亲身经历,但我们至少会知道政治改革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

他举例,自己在2008年以前参与的集会只有数十人,后来逐步发展到上万人参与的净选盟集会,如果不知道这段发展历程,就会轻易地觉得如今的社会倒退,进而感到失望。

他解释,2018年前后才参与公共事务的公众,很容易会在喜来登政变后感到失望,认为竭尽全力推动政权更替,却被政治人物弄得一团糟。

“我们关心政治,也有必要了解民主进程是怎样的,空间是如何打开的。”

“一旦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过于失望。我们会对打开民主空间仍抱有希望,因为民主不是一蹴而就,像100米赛跑一次跑完,经常是前进两步退一步、前进三步退两步。这很正常。”

选举未能改变结构

郑立慷同意潘永强的说法,即选举只是改变掌握权力的政党或个人,却未能改变社会结构乃至风气。

他表示,2018年很多人不喜欢纳吉政府,并非因为反对贪腐,而是认为继续贪腐下去,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林宏祥也呼应郑立慷说法,回忆学生时代参与示威,只要有上千人参与就很高兴了。

“过后催泪弹就来了,镇暴队就来了。有时候镇暴队还多过示威的人”

“我们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走过来的。”

他总结道,“所以知道历史是好的”。



“政府没阻报道新闻”,唯首相促媒体保持独立

马新社  May 29, 2022 6:35 PM  更新: 6:36 PM

首相依斯迈沙比里表示,政府不曾阻止媒体报道任何新闻,但新闻专业必须保持独立及运作,不受他人干预及干涉,以保障国家的言论自由。

他说,政府没阻止媒体报道新闻,反之一些新闻能作为当局采取后续行动的指南,如提供援助。

“所有部门和政府机构经常与媒体合作,协助简化平衡、准确、真实和令大马一家满意的信息传递。”

“为了大马一家和国家发展,我保证政府在传递信息没有任何隐瞒。”

他今日在国家记者日庆祝活动发表演词时,这么说。在场者包括通讯及多媒体部长安努亚慕沙。

冀记者继续公正报道

依斯迈沙比里认同履行媒体职务的记者是第四权,并与行政、立法及司法配合政府,以促成国家发展议程。

“我很珍惜记者在确保发展计划持续和成功所做出的贡献,包括有理据的批评,以便政府能够为人民提供最好的服务,符合大马一家概念及愿景。”

他说,记者常被视为思想家,在取得第一手及最新消息后,融入深思熟虑想法,使报道更丰富。

他希望记者继续发表公正报道,同时积极提出解决课题的方案。

“我相信采取‘制衡’措施,再三确认收到的每项讯息已成为媒体作业,可避免任何会影响媒体诚信及信任的错误报道。”

首相也祝贺《马新社》在国内媒体组织支持下,继续举办国家记者日庆祝活动。

他也宣布拨款100万令吉予大马印尼新闻从业员友谊协会(ISWAMI),以举办各种活动如记者交换、研讨会、论坛及网络研讨会等,加强马来西亚与印尼及邻国的媒体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风下之乡」沙巴论坛  

GMT+8, 2023-3-28 04:01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Style by Coxx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