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2-27 19: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大马
防疫SOP无人能豁免,安努亚促媒体务必遵守
Feb 26, 2022 7:43 PM 更新: 7:43 PM
记者采访柔佛州选提名时,涉嫌没有遵守人身距离而挨罚1000令吉,引来外界批评,但通讯与多媒体部长安努亚慕沙捍卫执法单位做法,强调人人待遇一样。
《马新社》报道,安努亚今天在新山造访通讯部媒体中心后表示,任何人若不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都无法免于受罚,包括《1988年传染病预防及控制法令》所列明的罚款。
“SOP并非新鲜事……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宪报。”
“没有人能豁免,就算是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或部长都需要支付罚金,因此媒体人员也不能豁免。”
“(这次事件)就当作是个提醒,SOP适用于所有人……除了特定情形,各方要遵守SOP并不难。”
执法单位今早向《星洲日报》记者黄建荣开出1000令吉罚单,声称他在采访拉庆选区的提名程序时没有维持人身距离,违反SOP。
黄建荣表示,他当时正在向一名独立人士索讨联系方式,卫生局人员便向他开出罚单。他原本请求执法当局发出警告就好,惟遭拒绝。
安努亚曾多次陷入违反SOP争议。他曾在全面封城期间登门拜访前首相阿都拉,随后更把照片发在推特而招来网民挞伐,遭警方罚款2000令吉。
去年8月,安努亚造访饮食摊位时没戴口罩而惹来非议,但他辩称自己当时正在晨运,按照规定并不需要戴口罩。
不考虑安排电视辩论
询及政府是否会安排候选人在电视上公开辩论时,安努亚说这种做法并不适合。
“(通讯部)没有计划在电视上举行辩论。”
“有很多政党参与柔佛州选,很多议席有七角战和五角战……我们不能有所偏袒……或许全国大选可以考虑这么做。”
记者采访不应接SOP罚单,政府受促维护报道空间
Feb 26, 2022 4:01 PM 更新: 5:41 PM
柔州拉庆提名中心的执法单位今早以没维持身距为由,向《星洲日报》记者黄建荣开出1000令吉罚单,引来争议。公正党拉庆候选人扎米尔对此表示震惊,希望媒体将在柔州选举期间获得足够的空间,尽责报道选情。
扎米尔(Zamil Najwah Arbain)发文告谴责,执法当局开罚记者的举动,形同恐吓媒体尽责报道。
“我很震惊,一名记者今早在提名期间,挨罚1000令吉。”
“其他媒体人员也在跟其他候选人沟通,但现场一名中文媒体的记者却挨罚。”
“我认为,此举形同恐吓媒体。他们必须在周旋期间,尽力为人民接触各种资讯和广泛报道。”
“我希望我们的媒体朋友会在有限但合理的限制下,继续获得为人民报道州选的空间。”
开罚单媒体“太严厉”
独立媒体运动(Geramm)代表诺阿占(Noor Azam Shairi)受访时提醒,执法当局本应在选举期间直至3月12日投票日,协助媒体人员安全且顺利执行他们的任务。
“执法当局有责任执行防疫程序,但开罚单给媒体并限制他们报道,实在是太严厉。”
“所有政党包括执法当局、候选人和竞选团队应该在选举期间,协调出安全报道的空间。”
他补充,前线媒体人员应该想办法降低染疫风险,同时兼顾为公众报道选情的责任。
当局应安排报道空间
独立新闻中心(CIJ)执行总监瓦莎奈度(Wathshlah G Naidu)说,政府和执法当局应该积极履责,安排安全的报道空间,鼓励前线媒体人员透明和负责任地报道。
她认为,执法当局的确应该落实安全措施,以确保人们维持身距,但同时也应该为媒体提供空间,可以在提名日公平接触不同的候选人和消息来源。
“媒体必须拥有平等的管道,接触参与选举的不同政党和人士,确保选举报道的讯息公平准确。”
今日较早前,执法单位今早在拉庆的工程部礼堂,向黄建荣开出1000令吉罚单,声称他在采访拉庆选区的提名程序时没有维持人身距离,违反守标准作业程序。
黄建荣表示,他当时正在跟一名独立人士交谈,跟对方要联络方式,当时卫生局人员便上前向他开出1000令吉的罚单。他原本请求执法当局发出警告就好,惟遭拒绝。
当局也向网络媒体《Malaysia Gazette》的两名媒体人员发出警告。
除了拉庆外,其他柔佛的提名中心也有出现限制媒体报道的情况。
柔佛新山南区副警区主任林日辉较后促请所有政党、公众人物和媒体,严守卫生部公布的标准作业程序,否则将毫不犹疑采取行动对付。
哈迪批媒体未审先判,“有罪与否都须受尊重”
Jan 9, 2022 9:27 PM 更新: 9:29 PM
伊党主席哈迪阿旺批评媒体未审先判,大肆报道涉嫌犯错的人之新闻,即使此事尚未获得法庭审理。
哈迪今日在社媒贴文发表上述论述时,虽未指明“涉嫌犯错之人”的身份,但此时恰好是反贪会主席阿占巴基“超额持股”风波炒得正热的时候。
他归咎“媒体自己当法官”的报道方式,是采纳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概念。
“他们秉持民主概念,认为人民之声就是上帝之声。”
“可是,我们是否要任意追随西方的所有创造物,以至于制造出令人混淆的认知和误导他人的错误论述?”
哈迪说,伊斯兰秉持人人需要受到尊重的原则,即使那人是有罪在身。
他续称,如果不尊重有罪之人,那也是一种罪过。
“但,西方世俗世界并不考虑罪恶与积德的问题。”
“我们是否要在这个世界变得腐烂,还是要像思想偏差的人一样,死后被抛入地狱?”
伊党肯定阿占洗脱指控
虽然伊青团要求阿占告假待查,但是伊党中央却有不同的立场,反而肯定阿占在之前的记者会上,已洗脱“超额持股”的指控。
不但如此,伊党指控,这次争议背后其实隐藏试图动摇首相依斯迈政府的阴谋。
伊党总秘书达基尤丁也表示,既然阿占否认指控,则如今举证的责任落在指控者的身上,否则就是鲁莽诬告。
另一边厢,玻璃市宗教司莫哈末阿斯里今天则批评,反贪会三个副主席袒护上司的作法“有失专业”,甚至要求干脆重组反贪会。他认为,他们三人不应该在调查尚未开始前,就过早捍卫上司。
阿占上个月14日遭揭露,超额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凭单,违反公共服务通令,也存有利益冲突。1月5日,反贪会顾问团主席阿布查哈(Abu Zahar Ujang)声称,阿占巴基其实是把自己的交易户口借给弟弟使用,不存在利益冲突,因此他们满意其解释。
较后,其他六名反贪会顾问跳出来与阿布查哈切割,强调那只是阿布查哈的个人意见,而且他们曾要求此案交给国会特选委员会调查,但没有受理。
证券委员会较后也表明会调查此事,因为阿占“借户口”的做法涉嫌违反《1991年证券业(中央存管系统)法令》。
突出依斯迈只用俄乌“冲突”,首相办抨当今扭曲言论
Feb 26, 2022 11:34 PM 更新: Feb 27, 2022 8:09 AM 晚上11点58分更新
《当今大马》报道点出,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只是将俄国入侵乌克兰事件,形容为“冲突升级”后,首相办公室出面批评它扭曲言论。
首相办公室今晚发文告,谴责《当今大马》的报道乖离依斯迈原来声明的原意。
“我们对《当今大马》的报道非常失望,贵报道显然偏离新闻稿原来的内容。”
“你没有突出首相对乌克兰冲突和其人民的关注,以及他紧急呼吁各方以国际法为基,通过协商友好地解决危机。”
“反观,你故意错引新闻稿的一个词,完全转移新闻稿的要旨。”
“看看你刊登的报道,你是暗示首相在淡化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首相采取强硬立场,反对任何国家的入侵行为,并呼吁各方捍卫和平。这跟一些国家对此危机,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同。”
两则声明皆无提“俄国”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依斯迈今日较早前的声明,或首相办公室事后发出的文告,都没有提到“俄国”一词,也没有具体说明乌克兰与哪个国家陷入冲突。
首相办公室的英文文告全文,可点此阅读;至于依斯迈今日较早前的声明,可浏览外交部在面子书的贴文。
除此,首相办公室在文告中指出,媒体拥有新闻自由同时,也有义务据实撰写文章。
“贵刊只是试图通过报道争取读者注意,而非报道真相。”
与新印谴责声明成对比
事缘,今日较早前,依斯迈沙比里提到大马政府密切关注俄乌冲突时,耐人寻味的是,他形容那是“冲突升级”,而非军事入侵行动。
这与邻国印尼和新加坡的谴责声明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亚洲新闻台》,新加坡外交部前天表示,他们对俄罗斯“在未受挑衅下入侵”乌克兰的行动,“严正关切”且“强烈谴责”。至于印尼政府,则形容俄罗斯展开的“军事攻击令人无法接受”。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今天进入第三天,根据报道,俄罗斯军队正从多个方向向基辅推进。
“为何文告不敢点名俄国”,沈志勤抨政府立场软弱
刘存全 Feb 27, 2022 12:58 PM 更新: 12:58 PM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进入第四天,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批评首相依斯迈昨天针对这次战争的文告过于软弱,没有点名谴责入侵者俄罗斯。
沈志勤也是前农业部副部长。他今天发文告表示,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昨天发布题为“乌克兰局势”的文告,令他感到失望。
“这个文告软弱且缺乏信念。”
“文告甚至没有点名入侵者俄罗斯。首相为什么那么害怕,不敢点名这个入侵者?”
他也批评,依斯迈文告无法代表马来西亚的外交立场,即维护和平、依循规则的国际秩序、用和平手段化解冲突。
沈志勤指出,这篇文告揭露了联邦政府的现况,领导层软弱、对国际事务没有立场。
愧对MH17死者家属
沈志勤也说,马来西亚是俄乌冲突的受害者之一,马航MH17客机就是被亲俄罗斯乌克兰叛军所击落。
他感叹,当MH17客机死者家属仍在国际法庭寻求真相与公道时,依斯迈却发布这种软弱文告,势必令死者家属失望。
“马来西亚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立场,与国际社会一同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动。”
2014年7月17日,MH17客机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途经乌克兰东部靠近俄罗斯边境领空坠毁,机上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国际刑事调查判定,这架客机是被亲俄的乌克兰分离主义分子所发射的导弹击落。
下周严厉质询外交部
沈志勤也预告,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将在下周传召外交部,汇报大马对乌克兰战局的立场。
他表示,身为上述委员会的成员,他会严厉质询外交部,确保大马政府妥当应付这场危机。
依斯迈沙比里昨天发文告,呼吁各方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和平及友好方案解决乌克兰“冲突升级”的危机。
首相办公室当晚再发文告,谴责《当今大马》的报道乖离原意,转移新闻稿要旨。无论如何,两篇文告都没有提到俄罗斯,也没有说明乌克兰是与哪国交战。
《南华早报》昨天引述消息人士报道,基于大马外交部之前误判俄罗斯不会入侵乌克兰,导致大马驻基辅大使馆在战事于上周四(24日)爆发后,才仓皇忙乱地撤离人员。
|
|